任举
固原钟鼓楼,据《嘉靖固原州志》载:固原钟鼓楼在州城大街中,明佥事杨勉修筑。诗中表现了固原钟鼓楼之形胜,抒发了为国戍边的壮志豪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登高阁凌空四面开:诗人登上了固原钟鼓楼,感受到了四周四围的开阔视野。“登高”意味着站在高处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楚。“凌空四面开”形容高阁耸立在天空之中,四面都有广阔的视野。这里的“凌空”象征着超越和俯瞰
【注释】 黄花湾:即黄华,地名。在今四川宜宾县北。 归装:行装,行李。 一剑横:指腰间插着的宝剑。 嘶(shī)风:马叫。 闭月:《汉书·西域传》载,汉武帝曾命人于明月之下射杀一只白兔,以验其是否真能飞。这里借指月亮。 寒溪:深冷的水溪。 钟传晚寺声:指寺院的晚钟。 柴荆:柴门。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渡江时所见所感,诗题中的“晚渡”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诗人从渡口回望
长城关秋望 长城关上值新秋,草白沙明一望收。 万叠云山争出塞,十年心事独登楼。 时平未便忘飞将,俸薄犹堪作醉侯。 极目苍茫归去晚,何人不起故乡愁。 注释与赏析: 1. “长城关”:指的是长城附近的关城,这里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理位置或者他/她所关注的地点。 2. “值新秋”:恰逢初秋时节,意味着诗人在这时来到长城关口,迎接秋季的到来。 3. “草白沙明”:描述了长城关口的秋天景色,草木变黄
穷荒晚眺 独立苍茫望欲穷,一声云影送飞鸿。 孤踪缥缈寒烟外,万象萧森夕照中。 塞马嘶残青海月,戎衣吹破雪山风。 百年身世终何补,天地飘飘任转蓬。 译文: 我站在荒凉的野外眺望远方,想要看到尽头,却只看到一声云影在天边飘过。我的孤独身影被寒烟轻轻包围,四周的景象显得冷清而荒凉。我在夕阳下看着这片大地,感到万物都失去了生机,只剩下一片萧索。我听到战马在西北方向的草原上嘶鸣,感受到了雪山上寒冷的风
诗句及译文 狼啸猿啼卷旆旌,黄昏驱马破酋营。 释义:傍晚时分,随着狼啸和猿啼声,旌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我率领着百骑人马在黄昏中奔袭敌营。 百夫谩道能探穴,草木争为十万兵。 释义:尽管有一百个士卒声称能够挖掘洞穴,但真正的草木都争先恐后地化为战场上的战士,仿佛是一支拥有十万兵力的大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战斗中的英勇无畏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注释】 秋夜出塞:秋天夜晚,作者出京边关。 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 秋:季节名,指秋季。 几重山水几重愁:形容山河之重,令人愁苦。几重,多次,重复的意思。 宁辞啮雪同苏武:宁可忍受饥寒与苏武一样在冰天雪地里生活。 肯为飞鸢念少游:不肯像李贺一样被朝廷抛弃,思念年少时的美好时光。 首蓿(xiu):草本植物。 饱嘶:吃饱之后发出长鸣声。 天驷马:天上的四匹骏马,这里指骏马。 酪浆渴饮月氐头
塞外九日 萧萧匹马走荒郊,揽辔龙堆与倍豪。 万里烟销虚壁垒,一身霜染旧征袍。 黄河水势浮秋色,瀚海风声度远涛。 天末萧条谁送酒,乡关回首忆登高。 注释: - 塞外:指边疆地区,这里指的是沙漠边缘的荒凉地带。 - 萧萧马:形容马匹奔跑时发出的嘶鸣声。 - 揽辔龙堆:在古代诗词中,“揽辔”常用来形容控制缰绳的动作,而“龙堆”则是指沙漠中的沙丘或沙山。这里可能是指骑马穿越沙漠的场景。与倍豪
谁道归装薄,还留一剑横。 嘶风来匹马,闭月见孤城。 人道寒溪影,钟传晚寺声。 解鞍何处是,小犬吠柴荆。
长城关上值新秋,草白沙明一望收。 万叠云山争出塞,十年心事独登楼。 时平未便忘飞将,俸薄犹堪作醉侯。 极目苍茫归去晚,何人不起故乡愁
独立苍茫望欲穷,一声云影送飞鸿。 孤踪缥缈寒烟外,万象萧森夕照中。 塞马嘶残青海月,戎衣吹破雪山风。 百年身世终何补,天地飘飘任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