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敦礼
郑所南,即元末明初诗人、画家郑玉,字德华。他是南宋遗民,以诗名世。他画兰时,往往寄托其亡国之悲。 郑所南的《题画兰》诗是一首七绝。诗中“潇湘香草钱塘恨”一句用典,意指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为怀念他而种下了香草,并称这些地方为“骚土”,后来就成为纪念他的处所。《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等句
血点斑斑扇底描,桃花人面总魂销 吕敦礼的《桃花扇题词其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壮烈的世界。诗的前两句“血点斑斑扇底描,桃花人面总魂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桃花扇上斑斑血迹,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而那桃花盛开的人面,似乎也在默默承受着无尽的悲伤。 接下来的两句“夷门公子真憔悴,演出兴亡事一朝”,则进一步揭示了这段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夷门公子
【注释】 南朝:指南唐,五代十国时的一个政权。兵气销沉粉黛娇:意思是说战争已经结束,女人们又可以重新梳妆打扮了。 一局残棋明社稷(zhè): 一局残棋比喻一个王朝的命运,社稷比喻国家。 千秋评论付渔樵(láo):千秋指的是很久很久的年代,渔樵是渔民和打柴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于李香君的故居,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高远,笔力遒劲,风格清新俊逸。 首句以“舞衫歌扇话南朝”开篇
【注释】 1. 落拓青衫海上回:落拓,指落魄、失意。青衫,古代文人的便服。落拓青衫,即指潦倒失意。海上回,指归途遥远,漂泊无依。 2. 柴关深掩傍山隈:柴户,指简陋的茅屋或草舍。深掩、傍山隈,形容山间小居的偏僻、简陋和隐蔽。 3. 城中歌吹江村哭:城中,指繁华的城市。歌吹,指歌声、乐声等。江村,指长江沿岸的小村落。哭,指悲痛的哭泣。 4. 无限悲愁付酒杯:无限,极言其多。悲愁,悲伤忧愁。付杯酒
这首诗是杜甫在旅途中所作,描绘了他在鹭江旅次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如下: 牢落关河愿已违,天涯春色未曾归。 花明驿路香黏袖,柳拂征鞍绿染衣。 鸿雁行疏音断绝,杜鹃声彻梦依稀。 年年异县为寒食,不及寻巢燕子飞。 注释:牢落:孤独,寂寞。关河:指家乡的山河,此处代指自己的故乡。年年:每年都。异县:他乡。寒食:清明节。 赏析: 首联“牢落关河愿已违,天涯春色未曾归。”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最后注意诗歌的修辞特点。本首诗前两句写诗人因思乡而动念归家。后两句写诗人在回家途中所见到的情景:北飞的鸿雁因惊避弋鸟而发出悲鸣声;南飞的乌鸦因无处栖息而发出哀怨之声。这两句诗以景衬情,借鸿雁与乌鸦之“啼”、“怨”,表达诗人的忧思之情。第三、四句写诗人到家后所见的景物。“旧业田存砚”是说诗人有一片膏腴的农田
注释:壮志满怀,苦思冥想不羁的才华;乐府诗篇篇都是庾信的哀伤。 将全部心血都吐出来,看你把我的凤凰台捶碎。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给幼春的一首赠别诗。前两句写壮怀苦思,不羁才情;后四句写壮志难酬,壮怀激烈。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幼春的深情厚谊和对幼春壮志难酬的深切同情
铁砧山怀古 大甲行过又大安,双流中峙好冈峦。 百年遗恨伤亡国,一代孤臣此驻鞍。 辟地有功民爱戴,回天无力涕汍澜。 我来访古寻遗井,万丈冲霄剑气寒。 注释: - 大甲行过又大安:指经过大安这个地方。大甲是台湾的旧称之一。 - 双流中峙好冈峦:两条河流在中间对峙,形成了美丽的山峦。 - 百年遗恨伤亡国:表达了对国家百年战争和人民伤亡的遗憾。 - 一代孤臣此驻鞍:形容自己作为孤臣在此停留。 -
西螺柑 经冬万树实盈枝,品比温台远胜之。 藏待来年春二月,携同斗酒听黄鹂。 注释:经过了冬天,树上挂满了果实,枝条上都积满了雪。与温台的柑相比,这西螺柑的味道更加鲜美。等到春天到来,也就是明年的二月份,再带着酒壶去听黄鹂鸟的鸣叫。 赏析:此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了西螺柑的品质。前两句通过对西螺柑与温台柑的描述,突出其口感和品质。后两句则通过描述等待春天的到来以及携带酒壶去聆听黄鹂鸟的歌声
【诗句解读】 飞来敌舰势汹汹,一战孙曹沪港封。 潮打鸡笼谁射弩,火明狮岭尽成烽。 西欧将士夷歌乐,北戒舆图浩劫逢。 话到廿年前淡水,刘琨坐镇失雍容。 【译文】 1. 飞来敌舰势汹汹,一战孙曹沪港封。 译文:从天而降的敌舰气势汹汹,一场激战后孙元良、曹锡珍和沪港都被封堵。 注释:飞来:突然到来。战:战斗。 2. 潮打鸡笼谁射弩,火明狮岭尽成烽。 译文:潮水拍打着鸡笼(比喻被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