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落关河愿已违,天涯春色未曾归。
花明驿路香黏袖,柳拂征鞍绿染衣。
鸿雁行疏音断绝,杜鹃声彻梦依稀。
年年异县为寒食,不及寻巢燕子飞。
这首诗是杜甫在旅途中所作,描绘了他在鹭江旅次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如下:
牢落关河愿已违,天涯春色未曾归。
花明驿路香黏袖,柳拂征鞍绿染衣。
鸿雁行疏音断绝,杜鹃声彻梦依稀。
年年异县为寒食,不及寻巢燕子飞。
注释:牢落:孤独,寂寞。关河:指家乡的山河,此处代指自己的故乡。年年:每年都。异县:他乡。寒食:清明节。
赏析:
首联“牢落关河愿已违,天涯春色未曾归。”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感到自己在异地生活,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安宁与快乐,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而春天的美景也未能回到他的身边,只能远望而不可触及。
颔联“花明驿路香黏袖,柳拂征鞍绿染衣。”诗人继续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他走在通往家乡的路上,路边盛开的花朵使得空气都变得芬芳起来,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摘。而他骑着马在田野间行走时,被绿色的柳树和草地轻轻拂过,仿佛给马匹穿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让它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
颈联“鸿雁行疏音断绝,杜鹃声彻梦依稀。”诗人用鸿雁和杜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鸿雁成群结队飞翔在天空中,而诗人却不能与之相通,只能独自面对这无尽的天空。杜鹃鸟的叫声在梦中回荡,让人难以入睡。诗人通过这两种鸟类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年年异县为寒食,不及寻巢燕子飞。”诗人感叹自己每年都要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参加寒食节的祭祀仪式,却无法像燕子一样自由地飞翔回家。燕子每年都会准时地飞回自己的巢穴,而诗人却常常错过这个时间。这种无法团聚的感觉让诗人感到十分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感受。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