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亩荒园栖遁久,神驹局促志难磨。
矍铄何人老据鞍,抟风一击落霜翰。
只知纸上谈兵易,那觉军前却敌难。
恨海尾闾波未泄,穷边瓯脱地非宽。
廉颇李牧何时出,朔漠秋高杀气寒。
去岁沈阳战衅开,从军万卒入泉台。
江山暗坠他人手,烽火重燃未死灰。
历代寝门灵尽泣,旁观壁上将谁才。
辽河流水声呜咽,壮丽皇都没草莱。
酷爱风流阮步兵,呼僮沽酒破愁城。
鲸波历历平何日,鲲岛茫茫寄此生。
乱后家山沦异域,时艰朝野拥虚声。
一身自笑如王猛,晋室倾心最有情。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的作品,其内容主要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数亩荒园栖遁久,神驹局促志难磨。

“数亩荒园”指的是作者隐居的地方,“栖遁”是指隐居生活,“久”字表明了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很长时间。这里的“神驹”指的是作者自喻,意指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因为政治上的困境而无法施展。

矍铄何人老据鞍,抟风一击落霜翰。

“矍铄”形容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这里用来形容作者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老据鞍”则暗示着作者虽年事已高但仍然关心时事,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抟风一击”比喻以一腔热血和坚定的决心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只知纸上谈兵易,那觉军前却敌难。

“纸上谈兵”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空谈理论而不注重实践。“只知”表示只知道或只了解,“难”则是困难、不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理论而缺少实际经验的人,在面对真实的战争和敌人时会感到非常困难。

恨海尾闾波未泄,穷边瓯脱地非宽。

“恨海”在这里可能是指对现实的不满或遗憾,“尾闾”是古代神话中水神的名字,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不安。“瓯脱”是小国的意思,这里可能是指偏远的地区或边远之地。“波未泄”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危机还没有被解决或者控制。

廉颇李牧何时出,朔漠秋高杀气寒。

“廉颇”和“李牧”都是古代著名的将领,他们曾经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何时出”可能是在问这样的英雄人物何时能够再次为国效力,“朔漠”是指北方边疆,“秋高杀气寒”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边疆景象,充满了肃杀之气。

去岁沈阳战衅开,从军万卒入泉台。

“沈阳”是指今天的辽宁沈阳,“战衅”指的是战争的纷争或冲突。“从军万卒”是指成千上万的士兵参加军队作战,“泉台”可能是指古代用于祭祀的场所。这句话是在回顾去年的战争,士兵们英勇地参与了战斗。

江山暗坠他人手,烽火重燃未死灰。

“江山”通常指代国家的领土或政权,“暗坠他人手”意味着国家的命运被别人掌握或颠覆。“烽火重燃未死灰”是指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国家仍然没有放弃努力,重新点燃希望之火。

历代寝门灵尽泣,旁观壁上将谁才。

“寝门灵”可能是指皇宫中的神灵或守护者,他们在看到国家的现状时感到悲痛。“旁观壁上将谁才”是在问那些站在一边观望的人,谁会有能力和机会来拯救国家。

辽河流水声呜咽,壮丽皇都没草莱。

“辽河”是指中国东北的一条大河,“流水声呜咽”形容河水流淌的声音非常悲伤,“壮丽皇都没草莱”是指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繁荣的景象,但现在却变得荒凉和衰败。

酷爱风流阮步兵,呼僮沽酒破愁城。

“阮步兵”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阮籍的别称,他以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著称。“呼僮沽酒破愁城”是用一个典故来表达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通过饮酒来消解心中的忧愁和烦恼。

鲸波历历平何日,鲲岛茫茫寄此生。

“鲸波”可能是指巨大的波浪,“鲲鸟”是一种传说中的巨大飞禽,这里用来象征广阔无垠的海洋。“历历平”表示清晰可见,“何日”询问具体的时间或条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海的波浪已经平静下来,但作为一个人来说,生命的旅程还很长,需要不断地追求和探索。

乱后家山沦异域,时艰朝野拥虚声。

“乱后”指的是战乱之后,“家山”是指家乡的土地或家园,“沦异域”意味着家园已经被破坏或失去了原来的模样。“时艰”是指当前面临的困难或挑战,“朝野拥虚声”是指在朝廷内外都有很多空洞的议论和虚假的声音。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在战乱之后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一身自笑如王猛,晋室倾心最有情。

“一身自笑”是指一个人自嘲地说自己很可笑、无能为力,“王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果断和睿智著称。“晋室倾心”是指晋国(当时的中国)对王猛充满敬意和信任,认为他有深厚的人情味和忠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乱世但也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