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烟尘未有涯,蹉跎身世两堪嗟。
栖迟我喜容蜗角,形胜人争错犬牙。
半载篱边交傲菊,三春海上泛归槎。
号寒更比虫吟苦,怕听城头动暮笳。
自作萧萧天籁鸣,伤时有语使人惊。
俱焚玉石昆岗火,尽化沙虫穆满兵。
马渡河流冰未合,乌啼城角月分明。
遗民旧主恩情在,北望幽燕百感生。
著书经世忝非才,且舞斑衣学老莱。
亲在客心寒似水,家贫酒债避无台。
马牛随处供呼应,鸥鹭忘机任去来。
骨肉情深时态薄,漫将人事费量猜。
书剑平生快远游,携家昔日别林邱。
兵戈客动思乡感,驽马才无壮志酬。
山水鲤城千里梦,风波鲲海一身愁。
沧桑事变归来后,寄傲郊坰屋似舟。
痴客遨游意气横,论交四海弟兼兄。
情怀艳屈同芳宋,词藻研都又炼京。
老去名山携笠屐,归来小隐笑公卿。
诗句释义及译文:
- 浩浩烟尘未有涯,蹉跎身世两堪嗟。
- “浩浩烟尘未有涯”描绘了一幅战争与混乱的宏大背景,“蹉跎身世两堪嗟”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漂泊不定的命运感到惋惜。
- 栖迟我喜容蜗角,形胜人争错犬牙。
- “栖迟我喜容蜗角”意指在乱世中找到一处安稳之地,“形胜人争错犬牙”则描述了由于战乱,原本平静的地形被争夺破坏。
- 半载篱边交傲菊,三春海上泛归槎。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特定时期的生活状态,“半载篱边交傲菊”可能是指隐居生活,而“三春海上泛归槎”则可能指的是在战争中寻找避难所的经历。
- 号寒更比虫吟苦,怕听城头动暮笳。
- “号寒更比虫吟苦”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寒冷的景象,“怕听城头动暮笳”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战事的恐惧和不安。
- 自作萧萧天籁鸣,伤时有语使人惊。
- 这里用“萧萧”形容风声,“自作天籁鸣”比喻自己的内心声音,而“伤时有语使人惊”则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动荡的深切感受。
- 俱焚玉石昆岗火,尽化沙虫穆满兵。
- 这两句描述了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战役,其中“玉石昆岗火”比喻战争的激烈,“沙虫穆满兵”则指被摧毁的敌国军队。
- 马渡河流冰未合,乌啼城角月分明。
- 描述了战争背景下的自然景象,“马渡河流冰未合”展现了河流的荒凉,“乌啼城角月分明”则描绘了夜晚月亮清晰的场景。
- 遗民旧主恩情在,北望幽燕百感生。
- “遗民旧主恩情在”表达了对过去的忠诚和怀念,“北望幽燕百感生”则是因思念故土而产生的各种情感。
- 著书经世忝非才,且舞斑衣学老莱。
- 这里“著书经世忝非才”表示虽有治国之志却能力不逮,“且舞斑衣学老莱”则是自嘲以娱乐自己来缓解心情。
- 亲在客心寒似水,家贫酒债避无台。
- 描述了诗人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的孤独与寂寞,“家贫酒债避无台”则体现了生活的困顿和无奈。
- 马牛随处供呼应,鸥鹭忘机任去来。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马牛随处供呼应”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鸥鹭忘机任去来”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赞美。
- 骨肉情深时态薄,漫将人事费量猜。
- 这里“骨肉情深时态薄”表达了亲情的深厚与世事的变化无常之间的反差,而“漫将人事费量猜”则是提醒人们不要过分猜测人事。
- 书剑平生快远游,携家昔日别林邱。
- 描述了诗人一生热爱旅行和探险的精神,“携家昔日别林邱”则回忆了和家人一同离开故乡的情景。
- 兵戈客动思乡感,驽马才无壮志酬。
- 表达了在外征战时的思乡之情以及对个人才能的无奈,“驽马才无壮志酬”暗示了自己虽努力但未能实现壮志的遗憾。
- 山水鲤城千里梦,风波鲲海一身愁。
- 这两句诗通过山水和海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和内心的忧愁。
- 沧桑事变归来后,寄傲郊坰屋似舟。
- 描述了经历沧桑巨变后的回归,“寄傲郊坰屋似舟”则是表达自己像舟一样在乡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痴客遨游意气横,论交四海弟兼兄。
- 这里“痴客遨游意气横”形容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自由的向往,“论交四海弟兼兄”则是表达了广泛的友谊和尊重。
- 情怀艳屈同芳宋,词藻研都又炼京。
- “情怀艳屈同芳宋”,这里的“艳屈”可能是指才华出众,而“同芳宋”则可能暗指宋代的文化或诗歌成就。
- 老去名山携笠屐,归来小隐笑公卿。
- 描述了诗人晚年退隐的生活,“携笠屐”是描述他带着帽子和鞋子的样子,“笑公卿”则是对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态度。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和个人感慨的诗歌。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战乱中的生存状态、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既有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恐惧的描述,也有对和平与自由的追求。此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和个人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