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绶
【注释】 ①洞仙歌:词牌名。 ②美人心迹:指美女的心事。卷:本意是指书籍,这里指代诗词文章。曾:以前、过去。 ③秋影帘旌渺征雁:秋天的景色,在帘幕的旌旗间,仿佛看见了远去的大雁。旌是古代军队里指挥用的旗帜,这里用作比喻。 ④料小坊幽院,翠掩红藏:料想小门小院中,绿树掩映着红花。幽院:偏僻的院子,指女子住的地方。 ⑤空怅怨:徒然地感到悲伤。 ⑥梦散南楼坠燕:梦中的南楼,燕子坠落了。 ⑦羽陵投老去
南歌子·题饴乡集,为关颖人作 京雒声华重,闺襜福慧双。新来笑握到饴乡。商略枕中鸿秘帐中香。 社集工联唱,园池近泛觞。一年一集关吟囊。应看娇婴玉雪共成行。 注释: 1. 京雒声华重,闺襜福慧双:指的是京城里繁华喧嚣,而闺房中的人们福气和智慧都出众。 2. 新来笑握到饴乡:最近有人高兴地说,他们要来到饴乡。 3. 商略枕中鸿秘帐中香:在枕头和帐子里都隐藏着鸿鹄之志的秘密。 4. 社集工联唱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所作,题目为“点绛唇·题卿怜小影”。全诗如下: 两世秋娘,碧城旧曲传钞遍。画师曾见。依约春风面。 十斛珠抛,去燕梁泥恋。韶光倦。梦阑美眷。眼冷浮花眩。 注释: 1. 两世秋娘:指过去和现在两个时代的女子。秋娘,古代对妓女的称呼。 2. 碧城旧曲传钞遍:指这首曲子在各地流传广泛。 3. 画师曾见:指画师曾经见过这样的女子。 4. 依约春风面:形容女子容貌如春风般温柔可爱
【诗句释义】 比月同娇香有韵。 两代春人,一样芳华影。 依旧明蝉妆薄鬓。 不如孔雀情缘证。 秀石崇兰纷掩映。 福慧双题,红叠绸缪印。 儿女悲余笳鼓竞。 吟笺恨少孙文靖。 【译文】 比月同娇的香气有韵致。 两代人的春天一样美好。 还是像蝉一样的妆容和薄鬓。 不如孔雀的情缘可以证明。 秀石上的兰花纷纷掩映。 福慧双双题记,如同红绸重叠。 儿女们为战争悲伤,笳鼓竞相争夺。 写诗的人很遗憾没有孙文靖。
一番赠别,又一回相见。怨曲零星托筝雁。便驼装南去,箾侣迎归,春山好、稳宿玳梁双燕。司香留旧约,班管才工,深浅吟情续骚辨。供佛折梅花,夜课灯窗,应惯听、虬壶漏点。只我亦、无憀语空中,有丽想、幽情画裙金线。 翻译: 一番送别,又一场相遇。那怨曲零星地寄托在筝雁身上。就像南行的骆驼装载着行李,迎接归来的同伴,春山景色多么美好啊!可以安稳地住宿在装饰华丽的屋梁上,有成对的燕子相伴。司香留下旧时的约定
注释 春归未解人憔悴。翻遣愁人醉。 春归: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未解:没有解除。人憔悴:形容人的面容消瘦,身体虚弱。翻:反而,却。 和愁借病且疏慵。偏又江南天气雨声中。 和愁:与愁绪相合。借病:以生病为借口,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疏慵:疏远懒散的样子。偏:偏偏。 烟芜满目愁无际。几许伤春意。 烟芜:烟雾弥漫的草地、荒草。满目:到处都是。愁无际:愁绪无边无际。几许:多少。伤春意:伤感春天的到来。
南歌子·藏园初度 游屐名山遍,归装旧帙多。 牛腰束笋问如何?好当轻鞍细马美人驮。 园竹经时长,篱花待客过。 重阳前后笑颜酡,还祝庄椿岁唱百年歌。 注释: 1. 游屐(ji qì):游览鞋或旅行鞋,这里指游览时穿的各种鞋子。 2. 名山:著名山峰。 3. 归装(zhuāng):归途中携带的行装,包括各种衣物和用品。 4. 牛腰束:用牛腰肉做的食品,通常指牛肉干。 5. 问如何:询问怎么样。 6.
【注释】 抛残:抛弃。孤倚(yǐ)深杯:独自倚靠在酒樽旁。春影瘦:春天的景色已渐消瘦。百廿:指一百零二岁,即八十一岁。画里缘:指在图画中的夫妻。飘尘过眼:像飘散的尘土一样从眼前一闪而过。病枕余生:病榻上剩下的残生。重把卷:重新拿起来读。掌故家:掌故,泛指典册图书。 【赏析】 此词为郑所题写《双红豆卷》而作。词中追怀师友情谊,抒发相思之苦。上阕回忆师友情事,下阕表达对老师的怀念之情。全词情感真挚
【解析】 此词是作者题画之作,上片描绘了一幅垂虹旧地的图景,下片抒发了对往昔与友人同泛小舟游赏的追忆和感慨。全词语言凝炼,意境幽远。 “点绛唇·题缪筱珊垂虹感旧图,盖为蒋鹿潭作也”意思是:在题咏着缪筱珊画的垂虹感旧图时,是为纪念他的挚友蒋鹿潭而作。 “一曲垂虹,顿成千古伤心地。”垂虹亭,即“垂虹桥”,“一桥飞架南北,半空烟雨蒙蒙”。这里用一个“曲”字,写出了垂虹亭的秀丽,又暗含其悲壮
南歌子·汤定之依贞悯手书小诗十二绝装卷乞题。就琴隐轶事杂成小词 旧隐寻狮窟,新娇聚凤窠。 梯仙家乐雪儿歌。 留得诗中画本美人多。 脂墨风流尽,沧桑血泪过。 壶山琴话渺烟萝。 问讯江南梅雪近如何。 注释 - 旧隐寻狮窟:描述过去隐居的地方,如狮子的洞穴一样神秘和宁静。 - 新娇聚凤窠:形容新近找到的美丽地方,如同凤凰栖息的巢穴。 - 梯仙家乐雪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