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秋风落叶,诗人以落叶喻自己,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后四句写诗人在暮秋时节独自登高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幽远空灵,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答案】 ①秋风:指西风。②故林:故园(旧居)树林。③一叶一秋心:每一片树叶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④生理:生理机能或生命力。⑤君听:你听了。感倡音:感伤慷慨的音乐声。⑥白发者:头发花白的人
【注释】 咏山花:即咏山之花。 离立宁标异,孤芳殊众材。 离立:独立的样子。 宁:难道,何尝。 标异:与众不同。 孤芳:单独的芳香。 殊众材:与众多的花不同。 秋山深夜雨,临水一枝开。 秋山:秋天的山。 临水:临近水边。 一枝:一树枝头。 【译文】 独立于高山之上的花朵,它与众不同,独自散发着芳香,与群花不同。 秋日里夜晚的一场雨,在山间溪流旁,一朵孤独的花儿开放了。 你有幸没有名字
【注释】 1. "喜麦熟":指丰收的喜悦。 喜:高兴。 2. "炊烟起万家":家家户户都有做饭的炊烟升起。 3. "夏衣":夏天的衣物。典:借。 4. "村酒薄能赊":村里卖酒的,酒价低廉,能够赊账。 5. "帝力信何有":皇帝的力量在哪里呢? 信:通“伸”,哪里。 6. "民生良可嗟":人民的生活真是值得同情啊。 7. "无端种瓜叟":没有原因种瓜的老人。 无端:无缘无故。 【赏析】
【注释】 风磴:指山间石阶上的风雨。 残云外:雨过天晴之后,云雾散去,露出山巅的岩石。 虹梁:指飞架在山间的彩虹般的桥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游仙》之一。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1. 黄须野客好服奇 - 注释:身着黄色胡须的隐士喜欢穿奇装异服。 - 赏析:描绘了一位不拘小节、喜欢特立独行的人物形象。 2. 高冠长铗纷陆离 - 注释:戴着高高的帽子,拿着长长的剑,剑饰华丽。 - 赏析:形容这位隐士的仪表不凡,充满了文人的浪漫气质。 3. 龙沙惨澹海月碧 - 注释:荒凉的沙滩上,月光下波光粼粼。 -
纳凉 层阴延暮色,秋水逼庭中。 云作他山雨,蝉吟灌木风。 固知双鬓薄,且得寸心空。 浩荡乾坤里,虚舟路不穷。 注释: 纳凉:指在凉爽的地方乘凉。 层阴延暮色:天空中的云彩厚重,笼罩着整个下午的天空,使天色变得昏暗。 秋水逼庭中:秋天的湖水清澈透明,仿佛能映照出庭院中的景致。 云作他山雨:云彩仿佛是从遥远的山峰上飘落的雨水,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蝉吟灌木风:蝉儿在灌木丛中鸣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其内容为: 一杖全吾道,孤村见古风。 理看生育遂,俗尚有无通。 瘠土民无逸,山田岁不丰。 侧身空谷底,天意放愚公。 翻译如下: - 整首诗都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情怀。 - 在古代,人们常以“孤村”来形容一个偏僻、宁静的地方。 - 在这里,作者通过“理看生育遂”,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顺应。他认为,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界的其他事物
树架 微生竟何托,弱蔓引青丝。 树立徒悲汝,扶持独在兹。 雨深如欲泣,风急谩相吹。 谁念南山柏,孤撑性不移。 注释: - 树架 - 微生竟何托:微生,指微小的生命或微不足道的事物;竟,竟然;何托,寄托。 - 弱蔓引青丝:弱蔓,形容柔弱的植物;引,牵引;青丝,青色的丝线。 - 树立徒悲汝:树立,比喻支持或支撑;徒,白白地;悲,悲伤;汝,你。 - 扶持独在兹:扶持,支持;独在,独自存在;兹,这里。
注释: 1. 接插:即插入。 2. 毋为恋旧林:不要因为留恋过去的树林而留在它里面。 3. 别假一枝阴:别去享受那一片阴凉。 4. 忽凿自然理:突然改变自然的规律。 5. 翻知造物心:反而懂得了造物者的心思。 6. 异根能作合:不同种类的根可以相互结合。 7. 非种莫相侵:不是同类的东西不会互相伤害。 8. 君看芝兰室,其中渐染深:你看看那些芝草和兰花的房间,它们在里面慢慢地被染得很深很深。
【注释】 柳碧:杨柳青翠欲滴。关南:指洛阳,因地处黄河以南,故称。郭外村:指洛阳城东郊的村庄。时平:时和年丰。边候:边境守军。取醉忘衰病,行歌有弟昆:取酒消愁,唱歌解闷。弟昆:弟侄辈。 【赏析】 《春郊雅集诗》共二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友人于春天在洛阳郊外相聚的情景。首联写环境之美;颔联写边地无事之安闲;颈联写饮酒歌舞以解烦忧之情;尾联则抒发聚散无常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