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须野客好服奇,高冠长铗纷陆离。
龙沙惨澹海月碧,匹马往者尝东西。
三十飘萧鬓毛秃,乾糇易果饥驱腹。
掉头更作万里行,岁晚蛮山杖秋竹。
蛮山峨峨闽越界,控海横江森仄隘。
一峰遒紧群峰颓,百物从之出奇怪。
赤松蜿蜒复蚴蟉,怪石横叠于菟首。
暝翻白日雷霆惊,冷戛霜空神物走。
高寒薄天朝气变,出云入云看不见。
双屐茸茸踏石花,但觉阴森湿人面。
淫蒸土下互温冽,高处阴风吹作雪。
玲珑玉树披素华,枝叶碎凿秋冰骨。
土囊势张风力峭,刁刁调调号百窍。
鼪鼯乱窜鸺鹠叫,深潭沈沈窟龙啸。
斯须冥漠万壑沈,急雨扑灭山头烧。
野客抵掌发狂笑,此游差快殊不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游仙》之一。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 黄须野客好服奇
- 注释:身着黄色胡须的隐士喜欢穿奇装异服。
- 赏析:描绘了一位不拘小节、喜欢特立独行的人物形象。
- 高冠长铗纷陆离
- 注释:戴着高高的帽子,拿着长长的剑,剑饰华丽。
- 赏析:形容这位隐士的仪表不凡,充满了文人的浪漫气质。
- 龙沙惨澹海月碧
- 注释:荒凉的沙滩上,月光下波光粼粼。
- 赏析: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下文的叙述作铺垫。
- 匹马往者尝东西
- 注释:骑着马,曾经向东或向西远行。
- 赏析:展现了隐士不畏艰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 三十飘萧鬓毛秃
- 注释:年已三旬,头发花白,形容衰老。
- 赏析:反映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青春不再的无奈。
- 乾糇易果饥驱腹
- 注释:干粮容易消化,饥饿迫使他吃下了肚子。
- 赏析:揭示了隐士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
- 掉头更作万里行
- 注释:突然改变方向,开始了新的万里行程。
- 赏析:表达了隐士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 岁晚蛮山杖秋竹
- 注释: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开始用手中的竹子作为拐杖。
- 赏析:体现了隐士对自然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 蛮山峨峨闽越界,控海横江森仄隘
- 注释:雄伟的山峰耸立在闽越边境,控制着海洋和长江,显得狭窄而险峻。
- 赏析: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同时也反映了隐士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一峰遒紧群峰颓
- 注释:一个高峰挺拔,其他山峰则显得低矮而颓废。
- 赏析:通过对比,突出了中心山峰的高峻与周围的落寞,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百物从之出奇怪
- 注释:周围各种事物都表现出奇异之处。
- 赏析:进一步描绘了隐士所在之地的奇特风貌。
- 赤松蜿蜒复蚴蟉
- 注释:赤松树弯曲盘旋,生机勃勃。
- 赏析:生动地描绘了赤松树的形态,给人以生命力盎然的感觉。
- 怪石横叠于菟首
- 注释:怪石横陈,形状如兔头。
- 赏析: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形状,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 暝翻白日雷霆惊,冷戛霜空神物走
- 注释:夜晚翻腾的白日,雷霆声震天,冷风吹过霜冻的天空,使得神灵般的东西四处奔走。
- 赏析: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晚雷雨的壮观景象,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 高寒薄天朝气变,出云入云看不见
- 注释:高寒的天空中,天地间的阳气发生了改变,即使身处云中也难以看清。
- 赏析:以云为载体,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变化和深邃莫测。
- 双屐茸茸踏石花,但觉阴森湿人面
- 注释:穿着两双木屐,踩踏着石头上的花纹,只觉得四周阴暗湿润,让人面庞感到不适。
- 赏析: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环境的不适应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 淫蒸土下互温冽,高处阴风吹作雪
- 注释:湿热的土地下面互相温暖,高处的寒风却吹起了雪花。
- 赏析: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高度气温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 玲珑玉树披素华,枝叶碎凿秋冰骨
- 注释:晶莹剔透的树木被洁白的雪覆盖,树枝如同秋天的冰块一般坚硬。
- 赏析:运用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雪后景色的美丽与冷峻。
- 土囊势张风力峭,刁刁调调号百窍
- 注释:土山高大,形势险峻,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声音清晰可闻。
- 赏析:通过对风力的描绘,传达了山林的苍凉之美。
- 鼪鼯乱窜鸺鹠叫,深潭沈沈窟龙啸
- 注释:狡猾的鼯鼠和夜猫子乱跑,发出叫声;深潭中传来龙的呼啸声。
- 赏析:通过动物的行为来表现山林中的生态多样性和神秘气氛。
- 斯须冥漠万壑沈,急雨扑灭山头烧
- 注释:片刻间,整个山谷都被雨水淹没;大雨迅速将山顶的火势扑灭。
- 赏析:用强烈的动作描绘了暴雨的力量之大。
- 野客抵掌发狂笑,此游差快殊不料
- 注释:隐居的客人拍掌大笑,这趟旅行让他感到非常痛快和意外。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经历的喜悦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