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口飞来一片石,㟏岈低压危岩坼。
时有山僧杖履过,紫藓阴阴入行迹。
一转不知身已高,长松古桧如鸿毛。
海天苍茫泼绿黛,列岛群洲都细碎。
日暮徜徉谁与期,满屋流云围石碓。

【注释】

瑞竹岩:在福建福州,为名胜古迹之一。岩口飞来一片石,㟏岈(yǎn)低压危岩坼。㟏,土石。龛,岩石的凹处。山僧杖履过,紫藓阴阴入行迹。山僧,僧人。杖,手执的拐杖。履,脚穿的鞋。紫,深红色。

一转不知身已高,长松古桧如鸿毛。海天苍茫泼绿黛,列岛群洲都细碎。

海天苍茫泼绿黛,指福州的闽江和西湖。列岛群洲都细碎,指福州的鼓岭、旗山等地的岛屿。

日暮徜徉谁与期,满屋流云围石碓。

徘徊不定地徘徊着,好像没有人能陪伴我。石碓(dui),古代舂米用的石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福州山水景色的七言律诗。诗人游遍了福州的名胜古迹,从瑞竹岩到鼓岭、旗山,再到闽江和西湖,饱览了福州的山水之美,但仍然觉得美不胜收,难以尽兴。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作。

首联写景,先写“岩口飞来一片石”。这里的“一片石”指的是福州的鼓岭。因为福州鼓岭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岩石,所以诗人就称它们为“一片石”。接着写“㟏岈(yǎn)低压危岩坼”,这是说鼓岭上的岩石非常险峻,仿佛是压在诗人身上一般。这一句写出了山岩的险峻。

颔联写人,写山僧行走时的情景。“山僧”就是诗人自己,因为这里没有出现具体的人名,所以诗人自称“山僧”。诗人拄着手杖,脚穿木鞋,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脚下踩着深红色的苔藓。这里的“紫”是形容苔藓的颜色。苔藓生长得非常茂盛,覆盖了山间的一切,连诗人的行踪都被遮住了。

颈联写景,写诗人行走时所见的景物变化:诗人越走越高,回头一看,只见一片青翠的树林。这树林中有几棵古老的松树和柏树,它们的枝叶茂密,就像一根根细长的羽毛一样。这里用比喻的方式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的细小和密集。

尾联写景,写诗人行走时的心境:诗人走到海天苍茫的地方,看到大海波涛汹涌,天空湛蓝明净。诗人站在海边,眺望远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诗人的心情十分郁闷,仿佛被无边无际的大海吞没了一般。而他的身后,又是一片茫茫的云海,仿佛要把他包围起来一样。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描绘了福州的山水美景。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