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章
【注释】 ①苹洲:地名,即今浙江嘉兴。②燕山:泛指北方的山。这里借代作者在北方时的故乡。③鬓丝:指头发变白。④赏析:此诗是诗人归隐湖州后所作,表现了其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晚年的孤独感。首联回忆自己初归吴兴时的情景;颔联表达自己如今重返故乡时的感慨;颈联描绘了自己在故乡的所见所思;尾联则表达了自己晚年的孤独与凄凉。 【译文】 楚水燕山忆旧时,廿年踪迹总相随。 今朝独返蘋洲棹
初归吴兴感赋 每话归田倍怆神,转头谁认旧巢痕。 可怜八里桥边水,难返三生石上魂。 注释版: 1. 每话归田:每次提及回家务农的话题,都会感到无比的伤感和悲伤。 2. 转头:转眼间,意味着时间快速流逝。 3. 谁认:没有人能够认出我,指失去了往日的熟悉和亲切。 4. 旧巢痕:指曾经栖息过的地方的痕迹,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5. 可怜:表示惋惜和无奈的情感。 6. 八里桥边水,难返三生石上魂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无官赢得一身轻” - “无官”表示没有官职。 - “赢得一身轻”形容因没有官责而感到轻松自在。 2. “转为编摩病骨撑” - “编摩”指编辑或撰写文字工作。 - “病骨撑”意指身体因长时间写作而感到疲惫。 3. “寡过年方逾大衍” - “寡过年”指年幼时或年少时期。 - “逾大衍”意为超过极限或达到某种程度。 4. “雠经人欲老更生” - “雠经”即校对经书
【解析】 “即景”是全诗的标题,题目中包含了诗人对景物的感受,因此我们首先要分析出诗歌中的意象。这首诗写的是一幅静物画:月斜照在稀疏的窗帘上,夜色正浓,寒气逼人;走过曲折回廊的西面,衣上沾有梨花的影子。 【答案】 示例1: 译文:月光斜照在窗棂上,夜色正浓,寒气逼人;我穿过曲折回廊向西走,衣服上沾上了落花的影子。 注释:斜月、疏帘、寒暝、曲廓、西行、衣上梨花影。 赏析:首句写夜幕降临
【注释】 七子山:在今湖北当阳西南。先大人:指作者的父亲。 马鬣:马鬣,马鬃。此处指坟墓上的土堆。 巫阳:传说中的神人,主掌云雨。 紫都:古都名,借指京城。 大鸟:指凤凰。古代传说中鸾凤一类的鸟能栖息于高大的树木上。 “廿年”句:二十年来风雨交加,使小雏们受尽苦难。泣诸雏:指小雏们在风雨中哭泣不止。 西州树:指洛阳一带。 合浦珠:指南方产珍珠,此借指南方的特产。 白杨萧瑟惨啼乌:指秋风萧瑟
注释: 初归吴兴感赋:我刚刚回到吴兴。 乌上桥南卜一廛:在乌上桥的南边买一处小房子。乌上桥,即乌程桥。 辛勤留得大官钱:辛苦努力地留下了大官的钱。 缘知清白能传后:因为你明白清白可以传世的道理。 负郭何须二顷田:你为什么要拥有二顷(一顷为15亩)农田呢?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刚到吴兴之时,就住在了乌上桥南面,并在那里买下了一片小地方。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清白和廉洁会流芳百世
【注释】: 1. 示驷儿应省试:告诉儿子应试。 2. 祖生鞭:古时以祖父为楷模,此处指科举考试的金榜题名。 3. 化鲲正厉培风翼:比喻儿子有成才之才,正在培养其翅膀,准备展翅高飞。 4. 射隼看鸣破的弦:比喻儿子即将参加科举考试,如同猎鹰射击,箭在弦上必发。 5. 良玉试烧三日火:比喻儿子经过三年寒窗苦读,如玉石经火炼,方显真章。 6. 元珠怕落九层渊:比喻儿子虽然才华横溢,但仍需经历磨难
【注释】弁(biàn)岭:山名,在今江苏宜兴县西南。笠泽:水名,即太湖。湄:岸。报君:报答君王。绕郭:环绕着城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归乡后所作。首句描绘了吴兴一带秀丽的风光,第二句表现了归隐后登楼远眺时的无限感慨,第三句表达了对朝廷恩德的感激之情,第四句抒发了对往昔美好岁月的追忆和留恋。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重至都门 二十年的客居之梦,终于系在京城了。如今,再次回到北方,看到满地的花朵。每经旧游之地,总觉恍如隔世;暂息征尘,当思还乡。安心莫问门前流水,容膝何嫌屋小蜗形。剧喜青藜光彻夜,八驺人漫说官衙。 注释: 1. 重至都门:再一次回到京城。 2. 廿年旅梦系京华:二十年的客居之梦,终于系在京城里。 3. 此日重看北地花:这一天重新看到满地的花朵。 4. 每历旧游疑隔世
【注释】 岘山:今湖北襄阳市南,汉末刘表筑城于此,晋朝时改名为襄阳,后成为军事要地。 百尺俯层巅:百尺高的山峰俯视着层峦叠嶂的山巅。 扶杖:手拄拐杖。 台榭大都唐以后:指唐代以后的台阁、亭榭大多已废。 觞诗最盛宋中年:指宋代酒席上诗歌吟诵最为兴盛。 云昏乔木遮僧院:云雾迷茫遮住了树木,僧人在寺院中被遮蔽。 风约飞花堕钓船:风吹动飘落的花瓣落在渔船上。 日暮洼樽亭畔望:太阳西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