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本词上片描绘一幅月夜中女子思念情人的闺阁图:风定之后,高楼笼罩着月晕,女子拿着烛火在灯下仔细辨认着情人的信札;“豆蔻梢头清露润”是说女子在豆蔻年华之时,正值春暖花开,娇嫩的枝叶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而此时却只能对着书信默默凝思。“丁香枝上游蜂稳”写女子看到蜜蜂在丁香树上飞来飞去
【注释】 怀清溪:怀念清澈的溪流。任夫人:指任夫人(一说指任昉)。 澹(淡):恬淡,闲适。疏雨:稀疏的细雨。怅怅:惆怅、愁苦的样子。延伫:延长伫立。这里指因思而望。 洞庭:即岳阳楼。落花:指柳絮。 嘤鸣:鸟叫声。这里指鸟鸣声中带有悲伤之情。 【赏析】 此诗是诗人思念任夫人而作。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却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首联“杨柳澹春阴,池塘过疏雨”,写景抒情,以景衬情。杨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过审题来明确考查的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注意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题“花落江城水乱流”,这句诗的意思是:花儿已经凋谢了,而江城的流水却依然在乱流。这里诗人以拟人手法描绘出江城春天时的美丽景色。“绣馀一卷独悲秋”,这两句是说,虽然绣着的画卷还余有残存的丝线,但自己却独自感伤起来,为秋天的到来而悲哀
秋夕 十二层楼夜月明,美人帘底坐吹笙。 芙蓉露冷秋衣薄,翻到霓裳第几声。 注释: 秋夕:秋天的晚上,特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 十二层楼:用来形容高高的、层层叠叠的建筑,这里指楼阁。 月明:明亮的月光。 美人帘底坐吹笙:美人在帘子下面坐着吹奏笙。美人,指代女子;笙,古代一种木管乐器。 芙蓉:荷花。 芙蓉露冷秋衣薄,翻到霓裳第几声:荷花上的露水很冷,让人感到衣衫单薄
注释: - 春闺:春天的闺房,这里指女子的房间。 - 春寒料峭:形容春天的天气很冷。 - 恹恹:形容身体不适或精神不振的样子。 - 愁到眉峰两碧尖:愁绪到了眉毛尖部,形成了两个黑点。 - 妒煞呢喃双燕子:嫉妒得恨恨地叫着双燕子。 - 寻巢依旧入风帘:寻找巢穴,仍然进入风中摇曳的帘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闺房中的心情。她因为春寒而身体不适,心情也变得忧郁
【注释】 松关:指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 脱得浮名利:摆脱世俗的名利。 清凉境里人:生活在清凉境界中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劝勉诗。诗人劝慰他不要追求名利,要过淡泊的生活。 “十载松关隔世尘”,“松关”,指山海关。这里说诗人和友人分别已有十年了,诗人用“松关”比喻两地相隔如隔世,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隔世尘”,指忘却红尘俗事。这一句写诗人与朋友离别后,虽然身在他乡
风定高楼笼月晕。秉烛殷勤,尺素从头认。豆蔻梢头清露润。丁香枝上游蜂稳。 酒醒夜寒翻抱恨。未准归期,误了何须问。满目凄其人意闷。隔溪渔笛三声近
杨柳澹春阴,池塘过疏雨。 所思人不来,怅怅徒延伫。 洞庭看落花,花落已如许。 好鸟自嘤鸣,不解离情苦。
花落江城水乱流,绣馀一卷独悲秋。 分明风雨嘉陵夜,肠断三声在岭头。
清代诗人李美,字梅伯。 李美生活在清朝时期,是那个时代文人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趣味。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也在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了解李美及其作品,对于研究清朝文学乃至更广泛的中国古代诗歌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