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凯
《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其十七》 诗句释义 1. 好勇无如铁帽生:形容某人勇敢无畏,就像铁帽子一样坚固。 2. 三年最怕换班兵:指在三年的时间里最害怕的是更换的卫兵。 3. 铜山南澳难同臭:比喻两地或两方因利益冲突难以共存,如同铜山和南澳的气味一样。 4. 一语参商械斗成:意指一句话就能引发双方的争斗,如同参星和商星的碰撞。 译文 1. 像铁一样坚不可摧的勇士是何许人也
【注释】珍错:珍贵的器物。石帆:珊瑚的一种,形似帆船。铁线:即铁线珊瑚,一种海中珊瑚。联翩:接连不断。七尺:指珊瑚的长度。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澎湖岛看到当地人民用珊瑚、海贝等制作工艺品出售给内地人时有感而写的。诗的前两句说,珍贵的器物,从来说都是产于海边,这里所说的“石帆”、“铁线”就是产自海洋的珊瑚之类,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人们常常把它们采来制作成各种艺术品
【注释】: 澎湖:台湾岛的别称。 杂咏:泛指诗体,多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 和:应和、唱和的意思,这里指诗人创作了这首诗。 陈别驾:即陈廷宪,当时任澎湖县令,人称陈别驾。 十四首:指《澎湖杂咏》中的第十四首。 荆钗:古代妇女用的一种簪子,形如荆条。 裙布:古代妇女常穿裙子和布鞋。 妈宫:妈宫岛上建有一座观音堂,为当地信仰中心。 描新样:画眉毛时描画新的样式。 赏析:
【注释】 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 其十八: 民气敦庞乐太平,鼠牙雀角少纷争。 讼庭寂静闲无事,恰笑青青草不生。 译文及赏析: 人民朴实敦厚,生活安定快乐,没有战争的纷扰,也没有争斗的纠纷。法庭上安静无声,百姓们悠闲无事,只有那青青的草地长满了草。这是对当地百姓生活的赞美之情。 【注】 鼠牙雀角:指争权夺利,勾心斗角。鼠牙雀角:比喻人或事物像老鼠的牙齿和麻雀的眼睛一样尖刻、细小
【注释】 轻浮:形容鱼游水时轻盈而缓慢。 双睛炯炯朗如银:形容鱼的眼睛明亮有神,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犹剩鹣鹣一对鳞:比喻虽然分别但仍然保持亲密关系,就像鹣鹣(一种海鸟)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鸳鸯”为题,借咏鸳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鸳鸯的美丽和它们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首句“一片轻浮水面匀”,描写鸳鸯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游动
【注释】: 屈指:屈指可数。算来:算起来。施肩吾:诗人,唐代著名诗人,曾为翰林学士。黑皮年少红毛种:指唐玄宗开元年间,海上贸易繁荣,许多外国商人和水手到中国来经商。燃犀照采珠:用燃烧的犀牛角照明来捕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首句“屈指何人先琢句”,意思是说,要数谁最早作好诗句,我想只有施肩吾。施肩吾是唐朝的文人。“黑皮年少红毛种”,这句的意思是说
【注释】 竞:竞争;文石:指珊瑚,这里指珊瑚制的砚。空青:即绿矾,一种矿石。螺杯:用螺壳做的酒杯。生理:生活来源。枉费:白白浪费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对砚台的喜爱和珍惜之情。前两句写砚的珍贵,“竞夸文石与空青”,意思是说,珊瑚制成的砚台是世上最珍贵的宝物,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空青石。后两句写自己珍视砚台,“剩有螺杯生理好”,意思是说,我有一个螺壳做成的茶杯,它的用处很大
诗句原文: 铁网曾教海底寻,拾来火树已成林。可怜出水无颜色,枉费渔翁一片心。 译文: 曾经在海底寻找过珊瑚的渔人,捡到了像火焰一样美丽的珊瑚,现在变成了树木。可惜这些珊瑚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颜色,那些辛苦找寻的渔人也只能白白地浪费了他们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凯所作的《澎湖杂咏·铁网曾教海底寻》。诗中描绘了一个渔人在海底寻找珊瑚的场景,他曾经在海底寻找过珊瑚
这首诗是作者对陈廷宪的赞美。首句“文风日上见蒸蒸”,意思是说陈廷宪的文风一天天进步,日益精进。次句“诗画琴棋亦擅能”,则是说他在文学、绘画、音乐和棋艺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接下来的句子“言语不须愁鴂舌”中的“愁鴂舌”,指的是杜鹃鸟的叫声,因为杜鹃鸟的叫声常常被用来比喻悲伤或哀叹的声音,所以这里用来形容陈廷宪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最后一句“强调鹦鹉学来曾”,则是指陈廷宪像鹦鹉一样善于模仿别人的话语
【注释】 五色鲜:五颜六色的鲜艳。 盆中游泳自天然:指鱼在盆水中游动。 善斗偏成性:善于争斗却成为本性。 狼藉鳞而亦可怜:鱼鳞被搅得乱七八糟的样子,也是可怜可恨的。 【赏析】 此诗咏鱼。前二句写鱼的美丽,后两句写鱼的命运。首句“文采斑斓五色鲜”,是说鱼儿的鳞片斑斓多彩,色彩艳丽。第二句“盆中游泳自天然”,则是说鱼儿在盆中自由自在地游玩。这两句看似写鱼,其实还是写人,因为人的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