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注释 乌夜啼五首: 指唐代诗人张祜的《乌夜啼》诗。乌夜啼:唐教坊曲名,属大石调。本意是写闺怨。后以“乌夜啼”代称怨妇之词,或泛指哀怨之曲。 长帆百幅余:言帆之大,帆上画有百幅。 大舸夹双橹:大船两旁各置一桨。 回头欻不见:突然回头时已看不到了。 侬心苦复苦:你的心情真是苦不堪言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船上思念远别丈夫的情景。她看到船帆巨大且帆上画着许多图画,又看到大船两旁各有一人划桨
乌夜啼五首 诗一: 郎起见月光,绮窗白如曙。 译文: 郎君起身看见明亮的月光,华丽的窗户洁白如同早晨。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月光洒满华美的窗户,使得整个房间显得格外明亮和宁静。这里的“白如曙”形象地表达了窗户在月光下的洁白明亮,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生活状态平和、舒适,没有纷扰和烦恼
乌夜啼 乌哑哑,夜漫漫。露滴梧桐金井寒。明星历历河渐横,花摇月影动朱阑。 银箭金壶漏欲残,起傍纱窗泪自潺。 注释: ①乌夜啼:词牌名,本篇为双调小令。②乌哑哑:形容乌鸦叫的声音。③乌哑哑:形容夜晚鸦声的叫声。④漫漫:漫长、无边无际。⑤露滴梧桐金井寒:意思是夜深了,梧桐叶上的露珠滴落,金井也因寒冷而显得清冽。⑥明星历历:指明亮的星星在天空中排列整齐。⑦河渐横:指黄河渐渐向南流淌。⑧花摇月影动朱阑
乌夜啼 啼乌惊多栖未久,半起疏桐上高柳。 灯下佳人颦浅眉,机中少妇停纤手。 月入空闺夜欲深,数声犹似听君琴。 注释:乌鸦在夜晚的啼叫让栖息不久的鸟儿们感到惊慌,它们半起于稀疏的梧桐之上,飞向高耸的柳树。灯光下的佳人皱着眉头,而机上的少妇则停下了纤手。月光进入空旷的闺房,夜已深了,但仍然能听到你弹奏的琴声。 赏析:这首诗以啼乌、高柳、灯下佳人、机中少妇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
乌夜啼紫鸡冠 翠凤分翎耸耸,紫丝刷羽层层。势逞风摇浑欲斗,雨急听疑鸣。 朱顶慢教鹤并,丹砂未许蜂争。啼霜不报人间晓,何意拟苍蝇。 注释:在月光下,那只紫色的鸡冠花在夜色中显得尤为美丽。它的翠绿色羽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一只凤凰在展翅飞翔。紫色丝质般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层层叠叠,犹如一道道彩虹。在它周围,风轻轻摇曳,似乎在为它加油助威,随时准备与它一决高下。雨点急促地落下
乌夜啼 石头城上的乌鸦,在漫漫长夜中互相呼唤。紫清道士有两棵树,乌鸦的叫声始终不离树高处。 千声哑哑又万声,酒阑梦醒心犹醉。呼童把烛起开门,照见树上乌惊飞。 庭前拜谢为尔说,我家住旧淮北。慈亲已老返哺情,漂泊异地身如客。 严霜满天江月辉,东方未白群星稀。明朝日出当早飞,莫使泪滴湿衣襟。 【注释】 石头城:指建业城,即今天的南京。 紫清道人:传说中住在茅山的道士。 乌啼:乌鸦的叫声。 千声、万声
乌夜啼 金井梧桐霜叶飞,寒乌哑哑中夜啼。兰闺少妇停灯宿,梦见征人塞上归。 相思未诉乌惊起,千结柔肠碧窗里。鹃弦羞涩掩瑶琴,线断红珠泪如洗。 注释: 1. 乌夜啼:《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又名《夜愁曲》。 2. 金井梧桐:即金井梧桐树,借指深宅大院里的梧桐树。 3. 霜叶飞:指梧桐树叶子因霜打而变白。 4. 寒乌:指乌鸦,也比喻秋天寒冷的天气。 5. 兰闺:指美丽的庭院,也泛指女子卧室。 6.
乌夜啼 明月照庭树,凄风入重闱,昨夜哑哑乌乱啼。乌乱啼,乌头未白君未归。 注释: - 乌夜啼:指乌鸦夜间的鸣叫声。 -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 凄风:冷风。 - 重闱:重重的门户。这里可能比喻家庭或宫廷的门扉众多。 - 哑哑乌乱啼:乌鸦在夜晚发出嘈杂的声音。 - 乌头未白:乌鸦的羽毛还没有变白。 - 君未归:你还没有回来。 译文: 明月洒满了庭院的树木,冷飕飕的风吹进了重重的门户
乌夜啼 慈乌哑哑清夜啼,飞来飞去无枝栖。 天空月冷声惨切,更深夜永情悲悽。 东家织妇年三五,良人万里操干橹。 冬衣未寄春复临,机杼劳劳不胜苦。 耳边忽听慈乌声,炎炎万感焚中扃。 掀襟抆泪罢机杼,披帘促步趋前庭。 悲悲咽咽对乌说,莫向清宵学啼血。 妾夫别去三逾年,鱼雁迢迢至今绝。 愿乌将妾相思情,西飞啼向夫郎听。 夫能听兮妾情达,妾情达兮夫心宁。 夫宁岂欲终忘返,恩义须期两无赧。 夫能努力树功名
乌夜啼 笼葱窗闭云凝影,织锦梭停蜀丝冷。兰心欲语还自缄,待郎不来秋夜永。 秋乌夜夜啼哑哑,凤书应来郎到家,开门自把枇杷花。 注释: ①笼葱:形容窗户紧闭的样子。 ②织锦梭停:比喻思念之情如织女停梭一样难以割舍。 ③兰心:指女子的心事。 ④凤书:传说中传递爱情信息的信物。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在秋夜等待丈夫回来的情景。她通过窗户看到外面乌云密布,就像自己的心事一样凝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