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注释】乌夜啼:古代民歌。衔来:衔着东西来,比喻从他处拿来的东西。母饥:指母亲饥饿。忍:忍受,忍耐。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家苦难生活的诗。诗人在天旱无粮、母亲挨饿的情况下,用乌夜啼的曲调,写出了母亲的哀怨和无奈,抒发了对农民的同情。诗中“月沉杨柳”,暗喻黎明即将来临,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乌夜啼和韵》是南宋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无家可归的女子,她在家中闲闷无聊,便在闺房中绣花消遣。然而,她的丈夫却在外面寻花问柳,与别的女人私通,让她感到十分痛苦。 首句“绕树三匝乌择栖”,描绘了女子在庭院中的孤单景象。她绕着树转了好几圈,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无奈和失望。 第二句“风清月白咿喔啼”,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诗句解读 1 秋高碧树凋梧叶,夜静银床悬辘轳。——秋天的夜晚,碧绿的树上已经落下了叶子,而夜晚的宁静中,银色的床悬挂着辘轳,显得格外醒目。 - 秋高:指秋日的夜空高远、清澈。 - 碧树:树木的颜色为深绿色。 - 凋梧叶:梧桐树叶因秋风吹落。 - 夜静:形容深夜时的安静氛围。 - 银床:指装饰有银饰的床。 - 悬辘轳:挂有轮子的工具用来汲水或吊物。 2. 美人堂前看明月,哑哑枝上啼寒乌
【注释】 乌夜啼: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匆匆金犊车:形容车走得很快。金犊车,用黄金装饰的车。 上路正天晓: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不恨欢来迟:不怨恨欢宴到来得晚。 但恨欢去早:只是恨欢乐离去得太早。 【赏析】 此诗是一首伤离怀人的词,写离别之情。上片写别后相思,下片写别时情景。 “匆匆金犊车”句,写别后送行。牛车疾驰,载着情人远去。“上路正天晓”,写情人离去的时间和时间。诗人在清晨上路
《乌夜啼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组诗。这是第二首。 “期欢”句:意思是在欢乐的夜晚,月光洒满庭院的柱子上。期欢,指欢聚的时刻。 “展转”,翻来覆去的意思。天欲明,天色将亮未亮时。天欲明,即黎明。 乌啼石城树:乌鸦啼叫的声音传遍了石头垒成的城池里的树丛。石城,用石头砌成的城市。 赏析: 《乌夜啼二首》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乌夜啼,是唐代宫廷乐舞的名曲。此诗描写的是长安城内一位宫女在中秋之夜所见到的景象和所感受到的心情,全诗四句,语言通俗,意境凄婉,表达了诗人对宫女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 注释: 1. 长乐宫:唐时皇宫名。 2. 中秋夜长:指中秋月明,时光漫长。 3. 美人新得幸君王:意谓这位宫女最近刚刚得到皇帝的宠爱。 4. 别馆不愁金作屋:意谓别馆虽简陋,但有黄金可以建造房屋。 5. 曲池无羡玉为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乌夜啼》。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乌夜啼 - 诗句:栖乌哑哑近南陌,绣户重扃声不隔。 - 译文:乌鸦在近南边的街道上叫着,仿佛在向人们传达着什么信息。 - 注释:南陌,古代指城市郊外的道路。 - 赏析:《乌夜啼》是一首描写夜晚乌鸦叫唤的诗,通过乌鸦叫声这一自然现象引发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 诗句:情知无梦到关西,坐对孤灯忆行客
【注释】 乌夜啼:词牌名。 月边惊乌尾毕逋,夜飞三匝啼高梧:月亮的光辉下,惊起了一只乌鹊,它绕着高高的梧桐树飞了三圈。“惊乌”比喻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绿窗织素谁家女,低蹙蛾眉泪如雨:绿窗下的她,正织着素白的绢帛,是谁家的姑娘?她双眉紧锁,泪水流如雨滴。蛾眉,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细美。 银灯照影翠屏深,声声似听夫君琴:明亮的灯光映照着她的倩影,翠色的屏风幽深。她的歌声仿佛是在倾听着你的琴声。
乌夜啼 老树当前除,夜夜栖啼乌。哑哑声未歇,霜重月模糊。 译文:夜幕中,老树屹立,鸟儿们在这里栖身,夜晚的歌声此起彼伏。声音虽哑,但依旧清晰,在寒冷的月光之下显得更加凄凉。 注释:老树,指代孤独的老树,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坚韧。除,通“席”,意为栖息之所。乌啼乌啼,指乌鸦的叫声。哑哑声未歇,意指尽管乌鸦的声音已经停止,但它们仍在继续歌唱。霜重月模糊,描绘了一幅冷月高悬、寒霜满地的景象。 赏析
【注释】 乌夜啼:词牌名。寿茹母七十词:祝寿词。茹,通“儒”。 二月春添富贵:指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千秋人对芳菲:一年到头都有好景致。千秋,泛指一年的时间。 朱颜绿发金尊里:指年老的人在金色的酒杯中品尝美酒。 笑道古来稀:古人长寿难得。 柳外歌传金缕:柳树枝条外有歌声,是舞女唱的歌,用金线缀成花边。 花前舞衬斑衣:花前的舞蹈,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 瑶池宴是承欢处:瑶池宴会是快乐的地方。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