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乌哑哑近南陌,绣户重扃声不隔。
情知无梦到关西,坐对孤灯忆行客。
问尔撩人夜夜啼,何不自家头莫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乌夜啼》。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乌夜啼
诗句:栖乌哑哑近南陌,绣户重扃声不隔。
译文:乌鸦在近南边的街道上叫着,仿佛在向人们传达着什么信息。
注释:南陌,古代指城市郊外的道路。
赏析:《乌夜啼》是一首描写夜晚乌鸦叫唤的诗,通过乌鸦叫声这一自然现象引发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诗句:情知无梦到关西,坐对孤灯忆行客。
译文:知道这些梦都是没有到达关中的,独自对着孤零零的灯光回忆起远行的旅人。
注释:关西,指的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以西的地区,这里用来代指长安。行客,指外出旅行的人。
赏析:诗人通过“情知”表达了一种清醒的认知,即梦中所经历的是虚无缥缈、无法抵达的现实,而现实生活中只能面对孤独的自己。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句:问尔撩人夜夜啼,何不自家头莫白。
译文:问你们这些夜间啼叫的乌鸦,为什么不让它们头上的羽毛变白。
注释:撩人,引起人的注意或兴趣。夜夜啼,指经常在夜晚发出叫声。
赏析:最后一句反问,诗人似乎想通过乌鸦来表达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这些鸟儿总是要发出叫声?这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是否应该发声的一种自我质疑和反思。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乌鸦叫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梦中的景象与现实中的自我相对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