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廷华
注释: 1. 要塞司令谢洁群先生:要塞司令,是负责军事防御的重要职位。 2. 慕韩四旬华诞:慕韩,指对某人的敬称。四旬,指四十年。 3. 诗以祝之八首:这是一首诗的序言,表示作者要写八首诗来祝贺。 4. 辟社迎宾赋大风:辟社,是一种古代的礼仪,用风来象征风雅和高尚。迎宾,是对来访者的欢迎。赋大风,是对来访者的一种赞扬。 5. 将军下马气如虹:将军下马,是指将军下马接受客人的欢迎。气如虹
【注释】 陶:指作者。社刊:指《诗友社刊》。匪:非;序文:指《诗友社刊》的序言;弁首:置于首位。鬼神惊:使鬼神都感到惊愕;义蕴:意蕴;穷原委:彻底弄清事情的原委;寿世:造福于世;鸿篇:伟大的著作,此处指《诗友社刊》的序言;匹:相比;论衡:文章的代称。《论衡》是东汉王充的一部哲学论文集,主张唯物主义、批判迷信,反对唯心主义;匹:比拟。 【赏析】 《次韵和石遗老人食河豚诗二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薛氏夫妇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1句:“萧郎文史爱参观,宝鼎常防兽炭寒。” - 萧郎:这里的“萧郎”指的是薛赓。薛家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的家庭,所以这里用“萧郎”来指代薛赓。薛赓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喜欢去拜访那些有文史背景的人,比如文人学士、历史学家等。 - 宝鼎:古代的一种青铜器物,形状像鼎,通常用来煮食或者烧火。在这首诗中
【注释】 题薛赓笙夫妇合欢小影六首:薛赓,唐代著名音乐家,善吹笙。 苏台:古地名,即今天的南京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苏台名宿两知音”来赞美薛氏夫妇的才华和高尚品德,同时寄意自己与薛氏夫妇有共同的情怀。 不贪一刻值千金,胜赋关雎鼓瑟琴。 不贪一时之富贵,胜过赋《关雎》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如此深情谁画出,苏台名宿两知音。 这样深厚的情感谁能够描绘出来
【诗句注释】 次韵和石遗老人春分后一日莅怡园诗一首:次韵,即依韵作诗。石遗老人,作者的朋友,名叫石公。春分,古代节气名,每年阳历4月4-6日之间。一,第一。莅临,来到。怡园,指石公的私家园林或别墅。 安车下莅满园春,遗老丰姿似颍滨:安车,代指石公乘坐的车辆,也比喻石公的车驾。莅,到、来临。遗老,年老之人。颍滨,在今河南许昌县东南。颍水之滨,古来有“颍上遗民”之称。此句是说石公来到怡园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一翻译和注释,以及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云行去不归,水流逝不返: - 云行去不归:意指天空中飘动的云彩,如同行走的人一样,无法返回到原来的地方。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是无法停止的,就像云彩在天空中飘动,无法回到起点。 - 水流逝不返:水是流动的,它不断地向前流淌,永远不会回头。这里用“水”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强调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 最伤七五龄,未了向平债: - 七五龄
注释:温柔情性易疏慵,为听书声兴转浓。一缕轻烟袅文篆,个中乐趣寄吴侬。 这两句诗描绘了薛赓笙夫妇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他们的性格温和、感情丰富,喜欢听书的声音,这让他们的兴致更加浓厚。他们喜欢在书房里读书写字,享受着宁静的氛围。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这些乐趣都寄托在他们喜爱的吴侬软语中。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薛赓笙夫妇的生活场景和性格特点,展现了他们的性格温和
【注释】 思接光尘瞬十年,公诗展读爇龙涎。 江鲜风味邀欣赏,即席留题惊四筵。 【赏析】 此诗为和诗之作,是诗人对友人石遗老人的一首赠答诗。首联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时间之长。“光尘”,指日光、月光,这里借指朋友;“瞬十年”指转眼间过去了十年。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石遗老人的怀念之情。颔联写石遗老人的诗歌。“展读”意为打开阅读。诗人在阅读石遗老人的诗后,不禁如闻龙涎香味。“龙涎”,一种名贵香料
梧桐庭院夜沉沉,彩袖轻寒停绣针。 夫婿晚餐歌醉饱,未应闲散听秋砧。 注释:庭院在夜晚显得格外沉静;女主人公穿着轻寒的衣服停下了手中的刺绣活计;丈夫在晚餐时喝得醉醺醺的;他并不需要空闲的时间去倾听秋天敲打树枝的声音,因为已经吃饱了饭。 赏析:此诗是薛庚笙夫妇的生活写照。诗中描写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场景:一个安静、温馨、充满生活情趣的家庭。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和她勤劳能干的丈夫
以下是对“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的逐句释义: 1. 数载相周旋:形容与许颂慈先生长时间交往,关系密切。 2. 情长比师弟:比喻与许颂慈先生之间的情感深厚,如同师兄弟一般。 3. 哀雁听声声:用哀雁的叫声来表达内心的哀伤和不舍。 4. 肠断西风里:在萧瑟的秋风中感受到深深的哀痛。 译文: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彼此相识、相伴,情深意切,胜过了师兄弟间的情谊。每当听到那哀婉的雁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