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廷华
注释: - 一编评月轩,高才吐珠玉:这里形容许颂慈的才华如同明月一般照耀人心。一编指他的诗作,评月轩是比喻他的文才高超,如同月光般明亮。 - 闻公诗尚多,黎枣谁赓续:听到你还有很多诗作,谁能继续你的诗歌创作呢?黎枣代指诗篇。 译文: - 我赞美你的诗歌才华如同明月照耀人间,你的诗作犹如珍珠和美玉一样珍贵。 - 听闻你还有很多诗作,那谁来继承并延续你的诗歌创作呢? 赏析:
注释:诗人在诗歌方面穷尽自己,自古以来就有先例。一定要穷尽自己的诗才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既然已经穷尽了诗才,那么死去也是值得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诗人穷尽自己诗才的赞赏和对诗人生命价值的肯定。诗中“诗人在诗歌方面穷尽自己,自古以来就有先例”这句话说明了自古以来就有诗人为了追求诗歌的高度而不断努力,最终耗尽精力甚至牺牲生命的先例。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注释:我苦苦思索,呕心沥血,写出的诗难道还不如李贺吗?但您的作品还是此中一品。 赏析:《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是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组悼念友人许颂慈(1835-1904)的七言律诗。许颂慈,字子寿,号梅庵,广东顺德人。他是一位有抱负、敢作敢为的诗人,与郑孝胥、梁鼎芬等人交往密切。这组诗共有20首,每首都是对许颂慈的挽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朋友不幸逝世的哀悼之情
【注释】 桥门:地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许颂慈先生:指许逊。许逊,字敬安,汝南平舆(今属河南)人。东汉道教理论家、神仙学者。三国时隐居于西山,以炼丹术求长生,后入庐山学道,得《灵宝经》等书。魏武帝时曾召见,问以治世之道,因辞以疾而退。晋武帝时又征用为官,不就,隐于南昌西山,著有《许逊传》、《洞玄灵宝真君碑》、《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等。仪态何恂恂:形容仪态恭顺恭敬的样子。矍铄古黄发
诗作: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 往事渺如烟,登堂增百感。江上几诗人,零落气为短。 译文: 岁月的流转就像烟雾一样模糊不清,当我再次登上那曾经熟悉的台阶时,感慨万千。江面上,曾经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如今只剩下了他们的诗作,他们的才华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得那么短暂。 注释: 1. “往事渺如烟”:表示过去的一切都如同烟云般飘散,不可捉摸。 2. “登堂增百感”:登上曾经熟悉的台阶
注释: 嗟叹啊,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因诗歌而死。 知道您还没有去世时,也曾先祭奠过这首诗。 译文: 嗟叹啊,古代的文人,大多都是因诗歌而死。 知道您还活着的时候,也曾先祭奠过这首诗
诗句原文 吁嗟此旷典,千载偶得之。泮水不再春,思公无已时。 译文解释 在这片广阔的领域里,我们仅此一次相遇,如同古人所说,千年难遇的奇遇。泮水之畔春意已逝,而我心中对你的思念却永无止尽。 注释说明 - 吁嗟:叹词,表示感慨或哀伤。此处表达对许颂慈先生去世的哀悼。 - 旷典:意为宏大的典礼或重要的事件。这里指的是许颂慈先生生前所经历的重要时刻。 - 千载:一千年。表示时间的漫长和珍贵。 -
诗句原文 徒步出东郭,病甚乃辍讲。 南漍一瓣香,寂寞文昌巷。 翻译注释 1. 徒步出东郭:步行着从东边的城墙走出去。 2. 病甚乃辍讲:因病重而停止了讲课。 3. 南漍:指地名或具体地点的代称,可能是某个有名胜古迹的地方。 4. 一瓣香:表示对某人的尊敬和纪念,常用以祭祀或祭拜时使用的香。 5. 寂寞文昌巷:形容环境清冷,无人问津,可能与许先生生前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有关。 赏析
诗句 - 光阴迅石火: 这句话用“石火”比喻时间的流逝之快,如同石头上点燃的火苗一样迅速燃烧。 - 人生本如寄: “寄”在这里有寄居、暂时停留的意思,整个句子表达的是人生短暂,如同临时寄居一般。 - 不图旬日闲: 这里表达了不想浪费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 汍澜挥老泪: “汍澜”指泪水,“挥老泪”意味着因为悲伤而流泪,形容因哀痛而哭泣的样子。 译文
注释:赏菊的时机已经到来,我们一定要聚在一起宴饮叙谈。然而现在诗社中又失去了联吟的朋友。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许颂慈先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与诗社成员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诗的开头,作者就表达了对赏菊花期的期待,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吾侪”一词表达了作者与诗社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然而,现在却因为失去一位重要的朋友而感到遗憾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