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
光绪庚寅出都赠沪江陆较书八首 其六 长眉自照惜倾城,犹有孤芳独抱情。 我识士龙天下士,可怜入洛误生平。 注释 - 长眉:长长的眉毛 - 自照:独自照看 - 惜倾城:可惜倾城倾国 - 犹有:仍然有 - 孤芳:孤独的香花 - 独抱:独自抱着 - 我识:我知道 - 士龙:指士人李龙光 - 天下士:天下的读书人 - 可怜:可惜、遗憾 - 入洛:进入洛阳 赏析
光绪庚寅出都赠沪江陆较书八首,其中“本来杨柳无情树,人自攀条柳自新”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和自然的循环。 “本来杨柳无情树”描绘了杨柳树本身的自然属性,它没有情感,不会因为人的攀爬而改变。然而,“人自攀条柳自新”则转折到人的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行动给杨柳赋予了新生,使之重新焕发生机。这种对比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和自然界恢复力的理解
银汉低垂缺月斜,罗帏启处即天涯。 雕鞍欲上重回首,不见浮云见曙霞。 注释: 银汉:银河,这里指天上的银河; 罗帏(wéi):帘子,这里指帐幔; 启处:打开时;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浮云:飘浮的云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出京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情景。首句“银汉低垂缺月斜”,以天象写地景,用“银汉”比喻江水,将天河与江水联系起来,表现出江水流淌的悠长和辽远。次句“罗帏启处即天涯”
【注释】 渐见平芜澹日收,烟波如此泊孤舟:渐渐看见平坦的草地,阳光收敛在云层中。烟波浩渺,我在这小船上停歇。 微茫塔影含云立,知是明朝过秀州:远处的宝塔隐约可见,仿佛含着云朵站立着,知道明天就要经过秀州城了。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描写诗人乘船途中所见景色。首二句写景;次二句抒情。“平芜澹日收”写远景;后两句写近景。“塔影”、“云”,都是点题之笔,为下文“过秀州”作铺垫。全诗以景衬情
【注释】 1. 光绪庚寅: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元1898年。 2. 沪江:上海的别称。 3. 陆较:陆师。 4. 八首:八首诗。 5. 优唱屯田旧曲工:指在清军中演唱的《屯田》一类的乐曲。 6. 终古:永远。 7. 栖鸦:乌鸦。 8. 柔条: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以“晓风残月”起兴,写友人即将离开京城,出都南游。“空蒙”两句,是写友人将要南行,但京城中还留着一些老友
``` 浩吾襄孙饯别海上酒楼十二首选二 家住明湖第几桥,风灯水驿耐迢迢。王城如海谋归隐,白塔无言送客桡。新梦已迷蓬岛月,绮怀消尽广陵涛。樽前暮雨家何处,应有衰亲数漏遥。 诗句原文及译文: 家住明湖第几桥,风灯水驿耐迢迢。 王城如海谋归隐,白塔无言送客桡。 新梦已迷蓬岛月,绮怀消尽广陵涛。 樽前暮雨家何处,应有衰亲数漏遥。 注释解析: - 明湖:指位于杭州西湖的某座桥梁或湖泊
【注释】 1.光绪庚寅:指光绪二十一年,即公元1895年。 2.沪江:指上海,当时是中国的通商口岸。 3.陆较书:陆师学堂,又称南洋公学。 【译文】 曾经许诺与鸥共证盟约,如今征衣上满是雪花。 半醉时挥袖起舞,美女骏马都是古今愁绪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光绪庚寅(1895年)初春出都,到上海后写给友人陆师学堂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眷恋和对前途的忧虑。 “息机曾许证盟鸥”
译文 二十年的光阴转瞬就过去了,我空自惭愧自己蹉跎岁月。 当年一起的朋友们都已经分离,而我现在的文章慷慨激昂。 我在黄昏的雨中寻找过去的梦,西风中我拿着书剑感叹着关河。 不堪回首往事让人痛苦,叹息人生随波逐流。 注释 1. 壬午五月十二日作:这是创作这首诗的日期,壬午表示农历的年份,五月是月份,十二日表示具体的一天。 2. 廿载光阴转瞬过:廿年,即二十个年头,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光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烟雨楼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片帆冲雨入苍茫,隔雨楼台露夕阳。 注释: 片帆:小帆船,形容船只很小。冲雨:在雨中前行。苍茫: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隔雨楼台:隔着雨的楼台。露夕阳:太阳从云层中露出,照在楼台上。 赏析: 首句通过“片帆”和“冲雨”这两个意象,描绘出了一幅雨中航行的场景
【注释】 腊日:指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节。闾(lǘ):里门、家门。厨子:厨师。黄羊:即山羊肉。致物:致送物品。骑白雀:乘白雀,喻指飞鸟。穷途:困境。中郎婿:指东汉陈寔,曾为太尉,后被宦官所害,故称。拂郁鱼:即《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鹏飞于南冥”,比喻抱负不能实现。铛解蹒跚(pán shān):形容人行走不稳的样子。盆解掷(chì):指用盆子打水,喻指生活贫困。逐群狙(jū):追逐一群猕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