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冕
峄山碑经野火焚,泰山刻石亡斧斤。祖龙文字虽奇古,遗壁空说滈池君。 吴皓淫虐浮于政,小国亦侈封峦文。国山未禅岩山刻,上天帝言山出银。 天玺元年漆月朔,费雩行视华覈闻。其年阳羡表石室,明年天纪纪功勋。 是时临平湖开石印发,一千二百八十符瑞何纷纭。 五稔青盖已入洛,三段残碣徒埋云。独有皇休明,小篆妙入神。 此碑险劲复沈著,一洗东京软美气习追先秦。历千五百有余载,自山转徙亲香芸。 筹思亭后几再砺
亭名始见坡公诗,建亭之处人莫知。 我于龙洞读宋刻,亭在山头与海直。 龙兴山东烛龙起,山下沈沈夜未已。 波光激射梁梠红,如见坡诗图画里。 独怜诗和陈海州,陈公名字难搜求。 山亭颇似岘山在,湛辈足迹诚悠悠。 联吟苏海尚如此,写照秦山徒为尔。 图中石壁扫烟霾,笑将题笔当摩崖
东海后孟传经处,礼门初启无歧路。 匡鼎说诗解人颐,一扫别风与淮雨。 萧公太傅于丞相,汉时人物真有数。 类以经术为名臣,俎豆千秋仰祠宇。 贤哉教授有二疏,至今楼在还题墓。 兰陵郯承辨纷纭,景行皆宜奠清醑。 宋世诗豪石曼卿,奇情自是芙蓉主。 朐山化作度索山,舒锦错绣映岩户。 苏公游接蔡公游,求仙莫羡童男女。 我来观海先观澜,秦东门外色飞舞。 前辈风流不可期,后来秀杰谁能伍。 地道敏树树须栽
陶山母氏兆,卅年始树表。 未为守冢人,欲作移山老。 山远不可移,云深不可扫。 趼足感秋霜,回首恋春草。 片石方且严,隆窊含窈窕。 得之菩萨岩,携来仙人岛。 山形具体微,云气随心造。 鸱夷隔绵邈,马鬣见环抱。 岂惟具袍笏,直令怀襁褓。 供养琴书间,对影忆诗讨。 疏窗入晴晖,时有白云绕
家无负郭田,架有悬签轴。不惜罄俸钱,渐已充床屋。 先世颇有藏,贪嗜苦未足。薄宦包山庭,快意屠门肉。 且喜百城拥,何妨高阁束。所愿子孙传,汝辈岂能读。 余日诵千言,老大徒秉烛。汝不及百言,少小已刻鹄。 㞚㞏虽云多,淹洽竟谁属。况彼饶记珠,或乃讥书簏。 近时尚考订,栉比致豪秃。达者工词章,华赡夸锦簇。 数事非所能,我言维可服。从来万卷通,不如一经熟。 穷经务远大,掩卷思往复。《禹贡》治河渠
灵湫百丈阴火煮,浸玉跳珠互吞吐。不寒不热含温和,千人万人涤尘土。 开元天子华清游,海棠睡足鸳鸯浮。银河七夕泛牛女,金虾蟆化黄长虬。 洗儿初罢赐汤饼,鼎沸还同景阳井。长缨飞散满梨园,铃雨郎当怀绣岭。 我闻丁夫壬妃为水仙,潏汨扬华作温泉。飞廉佚女欲大恩,秽行往往遭风颠。 骊山岂信不祥地,何处山川容秘戏。老姥曾受《阴符经》,阿环况是瑶池侍。 腻涨销沉第二泉,泉底喷嘘冷不然。万年银海无朝烛
秦人土木楚人火,化作飞尘向空堕。汉武不惜柏梁灾,更起建章连馺娑。 熨斗潜移废赤符,渐台一炬无青琐。长乐牛饮面首开,华清象舞腰支亸。 从来奢丽极荒淫,必以兵戈荡堆垛。秦王倒海鞭山才,一宫未成三户夥。 金银珠玉锢骊山,焚林又被牧童祸。生不得居璇宫,死不得葬蓬颗。 昔时可建百丈旗,今日惟见酒帜飘飖柳阴坐。昔时可宴千人帐,今日惟见绣壤平铺麦浪妥。 颇讶夷陵报劫灰,但余德水流澹沱。行人休抱牧之哀
炎精贯注出苍冥,颅骨嶙峋表赤灵。 青玉坛边横半壁,朱陵台上辟重扃。 腾腾光焰争鹑火,冉冉烟霞落洞庭。 独拄穹颠暗搔首,晚风聊与酹湘醽
唐仲冕是清代著名的官员和学者,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他原籍湖南善化(今长沙市),后客居至肥城县的涧北村,其一生在官场上有着丰富的经历。 唐仲冕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人,还是一个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学者。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以及对社会正义和个人道德的探讨。例如,在他的《登南岳祝融峰》、《题吴天发神谶碑》等诗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
唐仲冕是清代著名的官员和学者,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他原籍湖南善化(今长沙市),后客居至肥城县的涧北村,其一生在官场上有着丰富的经历。 唐仲冕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人,还是一个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学者。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以及对社会正义和个人道德的探讨。例如,在他的《登南岳祝融峰》、《题吴天发神谶碑》等诗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