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
诗句释义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解释: 1. “桥跨虎溪” - 指的是一座桥跨越在虎溪之上。这里的“虎溪”可能是指一个自然景观,或者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地点。 2. “三教三源流” - 这里提到了“三教”,即儒、释、道三种主要宗教或哲学体系。而“三源流”则可能指这三种文化或思想的源头和流变。 3. “三人三笑语” - 指的是三个人在一起时发出的欢笑声。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
注释: 1. 能仁寺:位于江西省庐山东林寺内。 2. 憩白堂:即憩白堂,位于江西庐山东林寺内。 3. 真如:指佛教中的“真谛”。 4. 七层宝塔:指的是江西九江市的古塔,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5. 老僧无障碍:意思是说这位老僧人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困扰,能够专心修佛。 6. 大供养一个庐山:意思是说这位老僧人为庐山带来了很大的供养。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能仁寺和老僧人的诗
昌江夜泛过玉笋峰 昌江,即赣江,流经江西。夜泛,乘船在夜晚泛行于江上。玉笋峰,山名,位于江西境内。 译文:夜晚乘坐小船从浮梁向西行驶经过玉笋峰时,两拳屹立着的山峰劈开了江天。 注释:浮梁,古县名,今属江西省。玉笋峰,指江西境内的一座山脉。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景象,通过“两拳”和“江天”两个词语的运用,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和江水的浩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浮梁西去昌江隈
【诗句注释】 起蛟行:起,指开始;蛟,传说中一种有鳞的龙。此诗是一首咏赞大禹治水时斩杀蛟龙的故事。 天茫然:天高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好生好杀:既好生又好杀。 江左江右:指南北两方,即指长江下游一带。 民堪怜(lián):百姓很可怜。堪,能够。怜,怜悯。 填深渊:填满深坑,比喻百姓死于非命。 殄(tiǎn)恶彰天讨:殄,消灭。彰,显著。天讨,上天的惩罚。这里指惩治邪恶的正义行动。 浩劫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古刹有真如,最庄严七层宝塔; 老僧无障碍,大供养一个庐山。
起蛟起蛟天茫然,好生好杀敢问天。一蛟方生万户死,江左江右常若此。 蛟也幸矣民堪怜,江村溪堡填深渊。蛟生于天何功德,民死于蛟何冤愆。 将欲殄恶彰天讨,洪涛谁见分愚贤。更谓民孽应浩劫,狂蛟司命天无权。 天不见苍头黔首蚩蚩子,骨肉漂流一时死。攀流触浪命悬丝,呼救号天天不理。 纵使万死漏一生,庐舍田园空逝水。今宵新鬼昨宵人,昨日富室今孤贫。 一草一木天生意,忍驱赤子饱鬐鳞。安得周处斩蛟剑,遍搜溪谷穷涯津
浮梁西去昌江隈,两拳岌立江天开。 造物直自鸿蒙辟,神工鬼斧惊奇材。 削出芙蓉双蓓蕾,棱收皱隐凝崔嵬。 女娲失手落江浒,嶙嶒激取蛟龙怒。 几番欲攫夜光珠,矶磹霹雳随风雨。 青山碧树同春秋,朗月明星照今古。 今古春秋亿万年,峣峣玉柱撑空天。 三百六十滩水恶,狂澜到此流涓涓。 玉山不颓清流在,米家长揖徒成颠。 莫将嵩岱藐拳石,海田纵变无移迁
清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字俊公,一字叔子,晚号蜗寄老人。 雍正间授内务府员外郎,历监粤海关、淮安关、九江关。 乾隆时,监督窑务十余年。 奉敕编《陶冶图》,为图二十,各附详说。 所造器,世称“唐窑”。 工书画诗文,戏曲以《古柏堂传奇》知名。 有集。 生卒年
清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字俊公,一字叔子,晚号蜗寄老人。 雍正间授内务府员外郎,历监粤海关、淮安关、九江关。 乾隆时,监督窑务十余年。 奉敕编《陶冶图》,为图二十,各附详说。 所造器,世称“唐窑”。 工书画诗文,戏曲以《古柏堂传奇》知名。 有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