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印
【译文】: 衙役的鼓声在冬夜四更敲了又敲,空闺里没有一点声音,连人影也消失了。几片花瓣的影子映入月亮中,随风摇曳,仿佛吞吐不定。只有两三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随着风飘来飘去。灯油被用完了,感到如此疲倦,药烟遮住了梦,还有余香。病后已经过去十多天了,可是眼前却突然看到秋天的景象,心里猛的一惊。 【注释】: 衙鼓:旧时官署或官府中击打用的大鼓。冬冬:形容击鼓声响。 “空闺”两句:意思是说
闻夫子将回驻西安书寄 戎马问关未了期,一春如梦耐人思。 唐陵西去吹沙暗,秦岭东回出雾迟。 注释:听说夫子即将回到西安驻扎,但战事尚未结束(“问关未了期”)。春天的景色像一场梦一样令人难以忘怀(“一春如梦”)。向西望去,是唐朝帝王的陵墓,那里传来阵阵沙尘,使人感到压抑(“唐陵西去吹沙暗”);向东看去,是秦岭,那里的山势回环曲折,云雾缭绕(“秦岭东回出雾迟”) 诗句会成穷事业,年光几换旧须眉。 注释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人生聚散等浮萍:比喻人生的聚散无常,如同水上漂浮的浮萍一样,随风漂泊不定。 2. 九载茫茫一梦醒:表示过去九年的岁月像一场梦一样,醒来后发现一切已经改变。 3. 握手恐劳坚后约:担心在分别时握手会让对方感到劳累,因为可能还要坚持约定的相聚时间。 4. 掉头莫笑少乡情:意思是在转身离开时不要嘲笑对方年少时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5. 终南马首愁难见:表达了对故乡终南山的深深眷恋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情感的把握,炼句能力的鉴赏。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写兰”,要求是“赏析”。答题模式为“形象+表达效果+情感”。 【答案】 注释:楚天指湖北一带的天空;帝子指神女(巫山神女)。 译文:望一望楚天云,月亮从高空中掉入秋江,江水顿时冷了下来。 我思念的巫山神女不来,只好写下一枝兰草的影子作为寄托。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
注释: 1. 都道还乡梦自恬:都说还乡的梦想会很平静。 2. 闲居无事转多嫌:在家里闲着没有事情做,反而有很多烦恼。 3. 天时变幻无裘葛:天气变化无常,没有适合的衣服来穿。 4. 家政生疏到米盐:对家里的家务琐事变得生疏,甚至连米和盐都分不清楚。 5. 行菜更凭谁抱瓮:做饭需要谁来抱瓮取水? 6. 焚香只合独垂帘:烧香只能独自坐在窗前。 7. 算来一事差强意:想来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8.
【注释】 东南美:东南地区风景美好。 湖山入眼亲:山水景色令人亲切。 无事业:没有做官的事业。 冠剑:指冠帽和佩剑,古代官员的仪仗。 闽越:泛指福建一带。 平生梦:平生的愿望。 江关:长江边关口,这里指建安(今福建建瓯)。 岁寒宜自玉:在严寒中应当像玉石一样坚贞。 家有倚闾人:家中有一个能倚门望亲的人,即诗人。 【译文】 听说东南一带的风景非常美丽,那里的湖光山色令人十分亲近。 虽然诗书没有成就
注释: 谁谓春光好,新来雨更多。 南归无一可,北思更如何。 诗句生残夜,年华付逝波。 明朝天霁否,尚拟墓门过。 赏析: 《坐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因雨而感到惆怅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全诗以“坐雨”为题,通过描绘春日里的雨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国事艰难的感叹。 首句“谁谓春光好,新来雨更多”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雨水的不满
路过小姑山从湖口望大姑山 放棹东南去,天寒岁向阑。 子男同祀典,姊妹各名山。 白点涛头影,青浮雨后鬟。 古今时俯仰,人事太间关。 注释: 1. 放棹东南去,天寒岁向阑:指诗人驾着船向南航行,天气寒冷,时光流逝到了年终。 2. 子男同祀典,姊妹各名山:指家中的儿子和女儿都按照传统的习俗祭祀祖先,而她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名山,即家族的祖坟地。 3. 白点涛头影,青浮雨后鬟
【注释】秦中:指陕西。二月初:二月的头一天,即正月二十。偶辟小瓜庐:偶然开辟的小瓜园。人倦胜判酒,花疏称读书:人疲倦了,不如喝酒;花开稀疏,不如读书。持颐思昨梦:拿着下巴思考昨晚的梦境。整发答新居:整理头发,回答新家的事。及取春光好,他时恐不如:等到春天来了,恐怕不如别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春情的诗作。诗人于初春时节,偶辟一小园居所,以图一醉方休,但春光明媚,百花争艳,诗人无心赏花饮酒
【注释】 遗荣:遗忘荣华,指超脱尘世。野趣:野外的乐趣。系马:拴住马。三请不烦莺:再三邀请,不用麻烦黄莺。尔汝:互相亲热的样子,指乡关之思。林深:树林茂密。 【赏析】 这首诗写在游园中的感受。诗人在游园时,物我两忘,忘却了荣华富贵,欣赏到的是大自然的美景,于是产生了一种野趣和自然之乐。诗人说:“再来还系马,三请不烦莺”,是说他对园亭中的美景流连忘返,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以致于“再来”还要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