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船笛
```plain 少日是渔郎, 老去便成渔叟。 烟箬有时不戴, 采江花簪首。 斜风细雨忽然生, 维缆碧溪口。 桥外逢人唤渡, 隔柳阴摇手。 注释: - 年少时我是渔夫的少年,年老之后就成了渔翁。 - 有时候我不戴烟箬帽,而是采集江边的花朵作为头上的装饰。 - 突然刮起一阵斜风和细雨,我在碧溪边停下船来避雨。 - 在桥外遇到有人呼唤我渡河,隔着柳树的阴影向我挥手示意。 译文:
钓船笛效朱希真渔父词不去筑鱼梁,也不鱼叉携个。风里一丝轻扬,便无鱼也可。 偶然摇过旧苔矶,梳样半蟾堕。倾出葫芦残酝,向荻根敲火。 注释: 钓船笛效朱希真渔父词:模仿朱希真《渔父词》的意境和风格写的一首词。 不去筑鱼梁,也(有)不(没)鱼叉携个。风里一丝轻扬,便无鱼也可。 偶然摇过旧苔矶,梳样半蟾堕。倾出葫芦残酝,向荻根敲火。 译文: 不去修筑鱼塘,也没有拿着鱼叉。在微风中摇曳的一根线
《钓船笛·效朱希真渔父词》是清代诗人李符的作品,全文如下: 红鲤换香粳,炊饭拾些寒叶。校𧘈更添芦絮,御冻云飘雪。 译文: 红鲤鱼换做香粳米饭,炊饭时捡拾些寒叶。用竹竿敲打更加增添芦絮,抵御严寒如同雪花飘落。 注释: - 红鲤鱼换做香粳米饭:红鲤鱼用来煮饭,香气四溢。 - 炊饭时捡拾些寒叶:指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会收集一些树叶来增加热量。 - 用竹竿敲打更加增添芦絮
注释: 1. 生计但扁舟,不用团茅为屋。 2. 闲向菱塘小泊,背斜阳濯足。 3. 几回沉醉几回醒,忘却岁华速。 4. 拨去苔花照影,笑鬓丝还绿。 赏析: 1. 生计但扁舟,不用团茅为屋。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渔夫的生活场景。他只需要一只船,不需要其他物品来装饰自己的生活。这里的“生计”一词表明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同情和理解。而“团茅为屋”,则描绘了渔夫简陋的生活条件。 2. 闲向菱塘小泊,背斜阳濯足。
钓船笛效朱希真渔父词李符古诗赏析 1. 诗词原文 生计但扁舟,不用团茅为屋。闲向菱塘小泊,背斜阳濯足。几回沉醉几回醒,忘却岁华速。 2. 翻译内容 生活只乘坐小船,不必用竹筏建造房屋。闲暇时在菱塘边小停,背对夕阳洗脚。几次沉醉,几次清醒,忘记了岁月的迅速流逝。 3. 注释详解 - 生计:生活生计 - 不与吴侬相识:不与吴地的人们相识 - 听沙头吹笛:聆听沙洲上吹笛的声音 - 除沽酒觅青帘
注释: - 钓船笛效朱希真渔父词:模仿朱希真《渔父词》的风格写的。 - 万叶堕寒村:形容秋天的景色,落叶纷纷飘落在寒冷的村落中。 - 目极水平天远:形容视线可以远远地看到天空,仿佛与天相接。 - 欹坐船头相对,欠青山在眼:形容静静地坐在船上,看着远处的青山。 - 瓶山草没甑山低:形容山下的草已经覆盖了瓶子山,而山顶的甑山还显得比较低。 - 行到半山半:形容走到一半的路时
注释: 1. 钓船笛声模仿朱希真渔父词,描绘了一幅江上无归客的秋景。 2. 鲈鱼价贱,让渔翁失去生计。 3. 月波楼外的钓矶荒废,烟景已久萧瑟。 4. 笛声中清歌犹在,吊念着渔父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秋江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渔父生活的同情和对渔父精神的赞美。词中以雁到便秋风、江上杳无归客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渔夫们的生活艰辛。同时
钓船笛声效仿朱希真的渔父词 独自泛烟波,海鹤江鸥为伴。并载却无椎髻,省渔装一半。 注释:独自泛舟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海鹤和江鸥作为伴侣陪伴左右。同时驾船却无需整理鱼网和鱼饵等捕鱼用具,因此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和劳力。 译文:独自驾着小舟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海鹤和江鸥作为伴侣陪伴左右。同时驾船却无需整理鱼网和鱼饵等捕鱼用具,因此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和劳力。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湖上垂钓生活情趣的小诗
【注释】 钓船:泛指捕鱼、打鱼的船只。笛效朱希真渔父词:用笛声模仿朱希真的渔父词。 辟塞:边塞,这里指代偏僻的地方。 撅头船小:形容渔船小巧。撅头,小船的前端。 生涯安稳:生活安定。 容我翠纶钓:让我用翠绿的丝线来钓鱼。 荡入菰芦不见:在芦苇深处游弋,看不见人迹。 何人寻到:谁能找到我的踪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渔人的隐居生活的诗。首句写渔舟在僻静的江面上飘泊,次句写渔人安于隐居的生活
注释: - 钓船笛声模仿朱希真渔父词的意境,描绘了春天涨水后的景象。 - 溪水浑然一片,紫萍漂浮在水面上。撑过桃花树底,满身都是青蓑红雨。 - 小桥平溜,水流平稳,没有波纹,船尾不需要橹。可以随意地往南或往北划,任凭香风吹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涨水后的景象,以及渔夫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