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
【注】 武陵溪:指武陵郡的溪流,即《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的桃源。 水窗:指临水的窗,也就是窗户朝水。 黛(di代):青黑色。 荠(qí期):野菜名,可食。 东复东:日日夜夜。 万里:指千里之遥。 悲凉:悲伤凄凉。 千古意:千载之下之意。 一齐:一起,同时。 【译文】 远山如黛树如荠,每日江流自东至又西。 万里之外悲凄哀愁意,全都收纳于此窗之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水窗”为题
【注释】 法王:指佛陀,佛是觉者、觉王。 指月舒檀手: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合而成一弯月牙形,称为“指月”或“舒檀”。这里指佛教中的“印”。 执指还能见月无:意谓虽然手指被“印”住了,但仍然能见到月亮,即“印”有神通。 西来:指从印度来的。 一片衲:一片僧衣(袈裟)。 自衣原自有神珠:指衲僧的衣服上绣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像,称为“神珠”。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首句写“法王”用手势表示佛性
题蒋西谷画梅 青桐居士讲直暇,笔底一花天下春。 江南尔时香雪里,流水小桥扶杖人。 注释:青桐居士在空闲的时候讲解梅花,笔下的梅花就是春天的象征。江南那时候的梅花像雪一样香,小桥流水旁边,有一个人扶着拐杖欣赏梅花。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首句中的“青桐居士”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在空闲的时候讲解梅花;第二句则通过“笔底一花”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的美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注释:在这幅画中,你看到的是窈窕的尺幅间,有高山流水的景象。虽然你看着它,却仿佛听不到它的声响,因为它就像笙笛的声音一样。 赏析:《题姚冶小像 其三》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诗人通过观察画面中的景物,感受到了画中所蕴含的意境和美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注释】吉贝成丝:织成的丝带子。太夫人:夫人。纺图:纺织的画像。 【赏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位织女夜夜纺织,为家人织出丝绸衣料的情景,来抒发对统治者不劳而获享受的愤慨之情,同时讽刺了那些靠祖业、世袭、恩赐等不劳而获的人和事。全诗语言朴素,寓意深刻,富有生活情趣。 首句点明题旨。“吉贝成丝母手劳”,织女的双手辛勤劳作,织成了美丽的丝绸;“一镫(deng 同灯)环诵夜嘈嘈”
【注释】 1. 车子: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由车轮、车厢组成。获来:得到。反袂:反着衣袖。涕涟洏(lián)涕泪涟涟,泪水满眶。王远行:指帝王出外巡狩。厨里:厨房里。用若牛羊脯:用如牛羊的肉一样。擗(pì):用手拍击或用手折断。2. 麟:麒麟,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似牛,毛色五彩,头上有一角,角上有五枝分出的毛,形状像龙。古人认为它象征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此借指圣物。感:感慨。 【赏析】
【注释】 有画朱买臣负薪行吟于扇者索题:朱买臣是西汉人,曾为官,因被贬为狱卒而发愤读书。他背着柴草行走时口中吟诗,被画师描绘在画上,后来被人索求诗句,他便写下这首诗。四十馀年漫读书,发人阴事杀其躯:说朱买臣读书四十多年,但最终却因为揭露别人的阴私而被处死。发人阴事:揭发了别人的阴私之事,即秘密。杀其躯:被杀死。当时负戴相随者,泉下翻成笑故夫:指朱买臣被处死时,他生前的同事和朋友都为他感到惋惜
题荷净纳凉图 其二 人生非金石,摇落重含情。林暝萤初度,汀寒雁数声。科头山欲瘦,濯足水偏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古诗。诗中以荷花为画面,通过描绘南泉不出门,还家事悉属儿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莲花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态度的领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
【注释】 空翠:空碧的山色。竹几:指竹编的茶具。玉轮:明月。清江:长江。轩:窗。宜尔:好儿郎。双眉:眉毛,此处比喻为两鬓。庞:丰满。 【译文】 每天清晨我登上高处看那层空翠映在江面上,一轮明月初升映在清波中。开窗对着江面无一事可做,只愿你的秀发又浓又黑又多又亮。 赏析: 《虎渡口赠老翁》是一首写景诗。全诗以“空翠”、“玉轮”、“清江”三组意象为主,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
【注释】 题荷净纳凉图其一:这是一首描绘荷花的诗,题目的意思是“心是莲花身是船”和“莲船两橛未安禅”。 心是莲花身是船:心如莲花般纯洁无瑕,而身则像小舟一样随波逐流。 直须拆洗皮囊看,始信皮囊即是莲:只有通过拆洗皮囊,才能看到其本质,原来皮囊就是莲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荷花图,作者以“心是莲花身是船,莲船两橛未安禅”为画面,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与宁静。诗人用莲花比喻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