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光
【注释】 惜分飞 · 时寓苏台别业 帘卷高楼明月皎。尘满瑶琴调少。开尽忘忧草。杜花香冷平江道。 霜绽黄花秋渐老。砌畔蛩声增恼。莫恨西风早。凭栏目断家园渺。 【赏析】 此词写闺情,抒离愁。上片起首二句写景,月色皎洁,帘幕垂挂,楼上的闺房中,明月皎洁,映入窗内,尘封已久的瑶琴被弹拨起来。“开尽忘忧草”三句,是说在秋天,草木凋零,百花凋谢,只有杜花依然盛开,然而这美好的环境,却使人感到更加伤感
【注释】: 1. 共赏名花开笑口:一起欣赏美丽的花朵,高兴地开怀大笑。 2. 此景生消受:这种美景让我难以忍受。 3. 时序恰朱明:此时正好是夏季的正午,阳光炽烈。 4. 嫩绿柔红:指春末夏初的植物,绿色和红色的叶子交织在一起。 5. 疏雨黄梅候:细雨如丝,正是黄梅时节。 6. 良辰莫放眉头皱:美好的时光,不要皱眉头。 7. 乐志耐长贫:乐观豁达的心态可以忍受长期的贫穷。 8. 不贪气味
短簿是官名。祠前指官邸前的园林。短簿,即短簿官。短簿祠,指官邸附近的园林。雪渐铺,指下雪了。林峦,指树林和山冈。粉饰,指涂白。画难图,意谓难以画出。梅枝,指腊梅花枝。相映,互相映衬。山塘月,指苏州城北的山塘街。一抹寒烟失太湖,意谓一缕寒烟遮断了太湖水波。 译文: 官邸前的园林里积雪渐渐铺满,树林山冈用白色涂抹得难以画出。腊梅花枝相互映衬,使山塘街的月光显得更幽静,一缕寒烟遮挡住了太湖的水波。
注释: 1. 竹枝词:一种古代诗歌形式,通常用于表达爱情、生活等主题。 2. 红栏曲曲水平桥:红色的栏杆,水平如镜的桥。 3. 香尽莲衣柳又凋:香气已经消失,就像莲衣被风吹散一样,而柳树又凋落了。 4. 梦绕银河愁认镜:梦中绕行银河,愁绪在镜中显现。 5. 梧桐夜雨美人蕉:梧桐树在夜晚被雨水淋湿,而美人蕉也在雨中开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的诗歌。从诗中可以看出
【注释】 江渚:江心小洲。 寒生霜厚:江水结冰,霜重。 沁彻衾儿风透:夜露浸湿了被子。 月上片帆收,愁听钟声远岫:月亮已爬上半空,船帆也收拢了,听着远处的钟声和山峰的回声。 岭梅清瘦:山间的梅花更显得清瘦。 【赏析】 《如梦令·晓泊》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组词作品。此词以“晓”字起笔,描绘了一幅江渚晓泊图景:晨曦初照,霜降江面,寒气袭人;夜露浸湿衾衣,晨起听钟声,山间梅花更似清瘦。全词语言质朴自然
【注释】 竹枝词:古代民间的一种民歌形式,通常以七言或五言为诗。虎丘:位于苏州市西北郊,风景名胜区。四时词:指四季的竹枝词。殿阁、云深:殿阁在高处,云雾缭绕;万树花:花海。鹤涧:山涧中栖息着许多白鹤,鹤涧即此。罗绮簇:罗衣和绮罗交错,形容景色美丽。引:吸引人的意思。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光。 【赏析】 《竹枝词》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品。全诗共四句,第一句写春意渐盛,第二句写殿阁上云雾弥漫
竹枝词 桂子纷纷午夜幽。可中亭上月当头。枫欹涧道如微醉,点缀秋光映碧流。 注释:桂花飘落,夜幕中的景色显得格外寂静。月光从亭子上洒下来,照亮了整个大地。山间的道路弯曲,仿佛是微醉的人在行走,周围被秋天的景色包围,如同碧流般清澈。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的诗歌,以桂花、明月、山路、秋光等为主要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
注释:在熏风池馆的绿荫中,隔断了尘世的喧嚣和烦恼。茉莉和珠兰的香气弥漫在幽径之中,涤除烦闷时,钟声送来一阵阵清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园林景色的竹枝词。诗中以“熏风池馆绿阴中”起句,点明题旨所在,即以池馆之景,来表现夏日之景。“隔断尘嚣逸兴浓”,写诗人置身于绿阴丛中,远离尘嚣,心境悠然,逸兴浓厚。“茉莉珠兰香径曲”,写花木馥郁,芳香四溢,引人入胜;而“涤烦时送一声钟”
皓魄初升,澄晖已降,碧潭龙吐晶毬。想曾逃秦殿,遍照庾楼。应似此天清晕减,映银涛、万顷光流。夜凉人静,凭高听、长笛韵悠悠。 虽云瑶岛难求。对千峰若雪,仿佛瀛洲。且衔杯独酌,漫赋悲秋。架有缥缃常课子,又何须、搔首蹰踌。年华暗换,何如团玉,今古长留
秋碧遥天,藕花零乱池清浅。茶铛烟袅曲栏深,闲把湘帘卷。试看海棠开遍。破长空、数行征雁。不禁离思,林下高风,甚时重见。 常读瑶篇,恍然如对春风面。吴江枫冷正良辰,银汉光浮练。玉镜悬,金尊满。谁共醉、疏桐院。几回怅望,尺素难通,梦劳神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