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恒贞
生查子 · 书所见 残荷红渐稀,香老词人笔。小立钓丝风,悄倚蘋渔笛。 雨乍收,凉眷夕。秋梦无痕迹。莫是水萤飞,误认疏星碧。 注释: 1. 残荷红渐稀:荷花已经残败,红色的花瓣逐渐稀少。 2. 香老词人笔:香气已变得陈旧,仿佛是词人的笔下。 3. 小立钓丝风:在微风中站立着,手持钓鱼线。 4. 悄倚苹渔笛:悄悄地倚靠在捕鱼的船旁,吹奏着笛子。 5. 雨乍收:刚刚收起的雨。 6. 凉眷夕
夏晚与石君湖上纳凉,填此索和 我喜爱在勺湖居住,三伏天暑气全忘。谁家的红艳盛开?双桨来往快乐无边。畅快的是雨后的天气,记得穿上轻薄的罗衫,兜起水云般的凉爽。有一件事要跟你说,花儿想要傲视诗才狂。 城西有几株柳树,斜挂夕阳。有时鬓边的丝丝白发,被风吹过送来藕花香。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如果肯一弹再鼓,我愿意为你解奏琴装。如此美好的风月景色,哪里用得着一钱偿还。 注释: 1、勺湖:在杭州西湖西北。 2
【赏析】 这首词写雨后赏荷。 上阕,写雨后的景色。"阑干万里”,写词人登上高楼眺望,只见万里之外的江山,在秋雨中变得一片萧瑟。“心听秋阁坐雨”,是说词人在秋风的吹拂下,坐在高高的阁楼里,聆听着秋雨声,内心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接着,词人写到荷花。荷花在雨后开放,与秋天的景色相得益彰。“新凉可喜”,是说在这样的天气里欣赏荷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下阕,写词人赏荷的情景。“藕花都向晚凉开”
【解析】 这是一首春景词。全词以“画不成”开篇,将春日美景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春晓图。 第一句:“一桁帘波画不成”,此句是说:一帘子垂下的窗帘上,映照着湖面荡漾的波浪,就像一幅画,但是这幅画却无法画出,只能从这帘子上看到。 第二句:“嫩凉天气半阴晴”,这句写的是天气,说的是天刚刚破晓时的天气,天气微凉,时有晴朗,时而又变得阴霾不定。 第三句:“隔墙风送卖花声”,这句是说:隔着一道墙
浣溪沙·花下徘徊,悄然得句 检点嫣红瘦几分。悄扶秋梦到栏根。不关蜂蝶也销魂。 西下夕阳东上月,等闲容易又黄昏。一般花影判凉温。 【注释】 ①嫣红:鲜艳的红花。②瘦:凋残之意。③栏根:栏杆的根部;也泛指栏杆。 译文 在花树下徘徊,默默地得到一句诗句。 仔细端详那些娇艳的花朵,它们已经凋零了几分颜色。轻轻地扶着秋梦到了栏杆的根部,这跟蜂蝶有什么关系呢? 太阳从西边落下了,月亮又在东边升起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表现主题的关键词、关键句,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该词句在内容、手法上的作用及效果。此词通过写勺湖避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与老友共度晚年、共享晚年生活的闲适之情。 “城西那角”是说城西有座楼阁,“碧泛莲湖分一勺”,用“碧泛”形容湖水的颜色,“莲湖”是指杭州西湖中之苏堤上的白堤,“勺”指舀水的器具
【注释】 减字木兰花 · 春晚:词牌名,又名“木兰花慢”、“木兰花”等。 东风渐懒:东风渐渐懒于吹拂了。 瘦尽梨花春欲晚:梨花已经瘦弱,春天即将结束。 隔著重愁:隔着重重的忧愁。 十二珠帘怕上钩:十二串珍珠帘子害怕被风吹动。 红蕤漫倚:红色的花蕾轻轻斜倚。 钗亸鬟攲扶病起:头戴着金钗,发髻松散,扶着病体起身。 燕间关:燕子在天空中飞翔时发出啾啾声。 轻棉半臂寒:好像有一层薄薄的棉布覆盖在身上
【注释】 ①买陂塘:在城东买得一方池沼,筑成一座小湖。次外子自题“勺湖莲隐图”,韵:即“卖花声”韵。②棹(zhào):划船。③吴娘:指西施。风调:风度、气质。④打桨:指划船。⑤是乡:此指家乡。⑥秋意:秋天的气氛。⑦调冰:指调酒。⑧停歌:停止唱歌。⑨拜月盟低:指拜月下发誓。⑩猜已被鸥觉:指被鸥鸟所觉察。 【赏析】 《卖花声·题库湖张功甫郎中画》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为赠友之作
【注释】 夜雨催花:春夜的细雨催开花朵。 馀寒重:还有余寒。 一层红晕一层纱:一重红色的花瓣,一重白色的纱帘。 料是窗前开了绛桃花:估计是窗户前的绛桃开了。 轻阴天气还慵起:轻阴的天气,我懒得起床。 遮莫红蕤倚:即使有红花在倚靠着。 怕钩帘钩起:只怕钩起帘子。 【赏析】 《虞美人》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乐章集》入“中调”。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上片第一
艳比冰清,影和春瘦,谁识个侬仙韵。 小立亭亭,半眉新月,粉颊娇烘微晕。 东风背却,便梦里、芳期无准。 漫思量、我见犹怜,镜边愁拢云鬓。 斜坐倚、熏笼未烬。 低笑试拈来,玉葱纤印。 绝世丰姿,出尘标格,词笔将伊描尽。 而今冷淡,可记得、江皋离恨。 早猜详、怨果三生,旧情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