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中丞欧馀作治理汴河的诗。 首联“汴河之上河如弓,汴河之下河如龙”。汴河之上,水面宽广,宛如一条巨弓;而其下,河水湍急,又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这是一幅动态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了汴河的壮美景象。 颔联“弓行千里正一曲,龙性变化无常踪”。这两句是对上联画面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虽然汴河之上的水流如同一张张巨大的弓,但是汴河下方的水流却是变幻莫测,难以捉摸。这种变化正是龙的特性
汴河行 作者:白居易 昨日闻清口,又报漕河东。 高堰复漏后,归仁未筑中。 胸中无热血,相逢只缄口。 叮咛翻向客,画笏川原里。 淮泗之间山,此意谁人见。 养痈不救疮,不病河南忧。 负薪沉璧土,疏不似疏。 嗟哉天意难,且尽金屈卮。 浊清乱已久,南土岂偏污。 禹迹理亦得,安之百万黎。 且为公歌诗
华峰顶 昆仑山脉从天降,形成无数山峰如琼瑰。 帝怒东南地势倾斜,特立一柱名天台。 天台周围五百余里,金翅擘翼龙分胎。 峰峦高耸插入云霄,涧瀑奔流声如雷。 华峰最高可达天际,万八千丈青崔嵬。 乘云御风可到达,我忽然来到亦神哉! 游人尽出正午时分,八表无纤尘可见。 南溟东海一杯水,括苍雁宕数堆山。 千峰簇簇莲花开,中间一座端严莲台。 华藏世界如同此地,醯鸡不识良可哀。 渺茫夸阆苑,荒忽求蓬莱。
荔支盆是荔枝的别称,它生长在三山的枝头上。 荔枝盆里堆满了土壤,想要让它生根却很难做到。 荔枝盆上面建着浦江,冲波峻滩挽舟辛苦,短逢愁日复愁雨。 荔枝盆经过仙霞关,千夫扛起百吏拦阻,汗水淋漓骨头酸痛,愁得鞭子敲打不停。 从此浮江溯河去,严程昼夜不停歇。 焦枯颠顿十存五,寥落猩红缀孤树。 蓬莱宫中掩露尝,冰丸入口流琼浆。 谁知道一丸荔枝值千金,百姓辛勤劳作千村忙。 大臣侍奉君王自有礼
以下是对《赠杜于皇》的逐句释义及其译文: 1. 男儿无家复无国,六合飘然一孤客 - 原句解读:表达了诗人自己漂泊异乡、无依无靠的处境。"男儿"指的是有志之士,"无家"表示没有固定的居所,"复无国"则是说没有了国家的庇护。"六合飘然一孤客"则描绘了一种四海为家的孤独感。 - 译文:男子汉没有家园,如同四海中的游子,四处漂泊。 - 赏析:通过对比“家”和“国”,强调了诗人面对乱世时的无奈与悲壮。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九江潴一湖,占地楚封半。 译文:九江汇聚成一片湖泊,占去了楚国一半的疆域。 注释:九江指的是长江中游的九江,这里用来代指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沼"是积聚的意思。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湖泊的面积之大,表达了对祖国大地的热爱和赞美。 2. 名城十二三,微茫缀湖畔。 译文:有十二座城池散落在湖边,微茫中仿佛点缀着星星。 注释:"十二三"表示数量不是确切的,而是虚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诗中描述了水车的作用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水车的认识和态度。 译文: 世间的聪明才智并不总是被自己所用,而是利用万物之力,顺应自然规律。 力量大到无法比拟,风和水都能驱使,但它们有道可循,天并没有权力。 帆樯辐毂都是圣人制造的,水车的奇妙之处更是前所未有。 修筑堤防,堵塞水流使其湍悍,冲击波推动车轮转动。 轮宽一丈余,用轴穿过编筒上,巧妙之处在于偏斜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欣州婴杵庙》。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欣州婴杵庙 欣州婴杵庙,欣州是唐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婴杵庙是纪念古代贤人婴杵的地方,可能是为了纪念他在历史上的贡献。这首诗通过赞美婴杵的精神和成就,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精神的赞扬。 2. 古人贵成事,今人贵成名 古人贵成事,今人贵成名。这句话表达了古人追求的是成就大事
诗句解析: 1. 画松不难与松似,贵得寒空磊落意。一片梢云拂雪姿,巍峨迥与凡柯异。 - 画松不难,因为可以模仿松树的自然形态。 - 松树的特质在于它的高耸、挺拔和不屈的精神。 2. 梅君都官之后人,才华标格都绝尘。善画尤工作松树,寸管貌出千龙鳞。 - “梅君”指代梅尧臣,一位宋代的文人。 - 梅尧臣的才华和风格都非常出众,无人能及。 - 擅长画松,使用细小的笔尖画出了无数像龙一样的鳞片。 3.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作品,描述了吴桥的修建和毁废。 万年桥 旧传吴胥门,有桥甚雄壮。 不知何当事,谄媚分宜相。 拆毁远送之,未悉其真妄。 兹来经秀江,巍桥俨在望。 横铺八九筵,袤亘数十丈。 石质尽坚珉,蹲狮屹相向。 皆言自苏来,运载以漕舫。 严老自撰碑,亦颇言其状。 始知语不虚,世事多奇创。 桥梁是何物,乃作权门饷。 鞭石与驱山,势力岂多让。 充此何不为,穹天一手障。 为德于乡里,或云差可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