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高
【注释】 风梅:指梅花,因梅花经寒不凋,故以“梅”借代。风中摇曳,空无依傍;香在深山野径,清高绝俗。 老枝藏处密:意即老枝深处藏着梅花。 禁得许霜风:意即禁受不了严寒的风雪。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前两句写梅花之傲骨。后一句写梅花之坚韧。全篇用词简练,言简意赅,是一首咏梅佳品。 “一番摇曳一番空”,起笔即写梅花的飘然独立之态。“摇曳”二字极见梅花的轻盈飘逸,而“一番”两字则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
【注释】 禹庙:指绍兴稽山鉴湖边的禹王庙。庙在浙江上虞县西南,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业而建。 衮裳:古代帝王礼服上绘有龙纹的高级礼服。 苍龙千载锁飞梁:用“苍龙”比喻大禹,意谓大禹像一条巨龙一样,把千年以前建造的飞梁牢牢锁住,使飞梁不致崩塌。 稽山穴:指稽山石窟。稽山位于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大禹曾在此凿山导水,故名稽山。 梅花荐一觞(shāng):用梅子酿酒,敬献于禹王庙。觞,盛酒之器。 【赏析】
月梅 仙姝拥佩出云堆,光射瑶林万蚌胎。 只可范家村里照,不须移影过苏台。 注释:月光下梅花盛开,宛如仙女一般,她手捧玉佩走出云朵。月光洒落下来,照亮了周围的树木,就像万颗珍珠镶嵌在瑶池之中。这种美景只能让人欣赏范家村的月色,而不能将影子投射到远方的苏州台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月亮与梅花、云朵和树木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诗句: 水曹江左一诗家, 几度哦梅到月斜。 译文: 扬州的诗人们,在江左地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作品,他们在月色中吟哦梅花,创作出了无数美丽的诗篇。 赏析: 《扬州》是宋代诗人李龙高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他对扬州这座城市以及扬州诗人的怀念之情。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扬州的美丽景色和文化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通过对扬州的赞美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了春天山景的诗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艮岳”指的是位于今河南洛阳西北的一座山,相传山上有玉女洞。“鹿衔花去彩云气。”这句描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一只仙鹿在山间漫步,嘴里叼着鲜花,周围弥漫着五彩缤纷的彩云。 第二句:“万岁山前梦已迷。”这里“万岁山”可能是指万岁峰,是嵩山的主峰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如“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对诗歌进行逐句翻译,在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最后再写出赏析。本诗首句中“窥”、“截断”二字,既写出了“梅关”地理位置的特点,又暗含诗人的情感;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愤懑之情。 【答案】 译文: 南面可远眺海岭北江的渡口,却把青山隔断在客路尘外。
注释: 梅篱:以梅花为篱笆。 庑下:屋檐下的空地。 浮沉:漂泊不定的样子。 老伯鸾:即《庄子》中的伯昏庸,传说中善于制琴的人。 隐申蟠:《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申之方熊罴”,“蟠之方麟凤”句,此处用申、蟠指鹿,借指隐士。 主翁:主人。 怜芳洁:怜爱梅花的芳香洁净。 莫作藤萝枳棘看:不要让它们像藤萝和枳棘那样被当作杂草看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诗。诗的前两句写梅花生长在梅篱之下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语言及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来筛选答案。 “真州”,指江苏仪真(今属江苏)。首联写仪真真如梅,是诗人对当时真州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仪真的喜爱之情。颔联写仪真是在兵乱之后才生长出如此茂盛的梅花。颈联用典,“曾”字点明“惯见”之意。尾联写仪真是经历过战乱之后才长成的,现在虽然萧索,但也曾见过太平景象。 【答案】 仪真:今江苏仪征县
注释 清江:指西湖上的白堤。 石湖老子:即白居易,自称老翁,称他为老翁或石湖老子。 极称夸:极力夸赞。 渠侬:你呀。 琴台女:指东汉蔡邕的侄女蔡琰,字文姬,博学多才,能诗文,擅长音律,是著名的音乐家和文学家。后成为汉室宗亲,嫁给了曹操,封为文昭皇后。文姬在北方生活多年,思念故都洛阳和家乡亲人的心情极为迫切,于是创作了《胡笳十八拍》,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傍酒家:靠近酒家。 赏析
【注释】 成都:指四川成都。峡江:指长江三峡。锦官城:即成都,古称锦官,因蜀地出产锦绣而得名。梅龙:指梅应芳的《梅花百韵》。绝可人:极为可爱。不识:不知。无恙:没有病。武侯祠: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在成都市南郊。柏树已成薪:指祠堂里的柏树已经烧成了柴。 【赏析】 诗是写景抒怀的。首句写诗人对成都的熟悉和向往。“峡江西去”两句,诗人由眼前之景想到远游,由近及远,从眼前之景到心中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