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高
【注释】 折梅:即《折梅花》诗。 蜀剑关:指四川剑阁一带,是古时入川的要隘,也是诗人流离之地。 楚江干:指湖北江陵一带,也是诗人流落之地。 争如:不如、怎可。留取微酸味:意谓不要像浮花般轻易凋谢,只留下一点味道即可。 莫逐:不要追随。一笑残:一语双关,既指浮花的“笑”,又指人世的“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折梅为喻,抒发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远,耐人寻味。
【注释】: 我爱溪桥半树开,几回觅句当衔杯。 —— 诗人喜爱那半树花开的溪桥景色,常常一边品酒吟诗。 江南不欠花如雪,自是游人不看来。 —— 江南的花并不缺少像雪一样的白,只是那些游人只顾欣赏美景,而忽略了这些美丽的景色。 赏梅 我独爱梅花,它虽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也不像菊花那么高傲,更不似桃花、荷花那样华贵。然而,我却喜欢它的清雅高洁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梅花盛开在寒冬腊月,那时,大地被白雪覆盖
注释:由基离开后,我挥笔作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擅长射箭而喜欢射梅。寄语东居的人,不要涂抹墙壁,那是木头做的。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咏梅为题,抒发了他对梅花的敬仰之情。“由基”是指三国时吴国的名将吕蒙,字子明。“由基去后挥瞻来”,意思是说自从吕蒙离去后,诗人常常凝视着那枝梅花。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从他笔下流露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这朵花的崇敬之情。“不惯穿杨惯射梅”
【注释】 茅舍:茅草盖的小屋子。 深村古木路三叉,路外溪流溪外沙。深村,偏僻的山村。古木,指村边的古树。三叉,三条岔道。 背水短篱花似雪,遥知不是四娘家。背水,在水边种植。四娘,指《西厢记》中的张珙之妻崔莺莺。 【译文】 茅草盖的小屋子坐落在偏僻的山村之中,村边有一棵古老的大树分叉成三条小路,外面是清澈的溪流,溪流之外是沙滩。背靠着溪流的矮篱笆上开满了像雪花一样洁白的花
【注释】 弹压:压制、制服。 风霜:形容梅花的傲雪凌霜,比喻不畏艰险。 御史:官名,负责监察弹劾。 【赏析】 此诗为咏梅之作。诗人先以“不敢开”来点明梅花的特点——傲骨嶙峋,不随俗媚;后以“风霜面”比喻梅花的坚韧不屈,高洁傲岸。最后用“御史”暗喻梅花,赞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在百花之中。全诗以梅花为线索,托物寓志,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
【注释】 担头:担子两头。挑得:挑着。过:拜访。我:指诗人自己。西湖处士家:指杭州的西湖边。处士:古代一种闲居不仕的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莫向侯门高索价:不要对那些权贵显达的人要求高价购买梅花。侯门:指贵族豪门之家。高索价:要求很高的价格。贵人:指有钱有势之人。 【赏析】 此诗写梅花被冷落之苦和诗人的不平之感,语言平实朴素,意境深远含蓄。“担头”是诗人自谦语;“几枝斜”是诗人自况语
注释:道山堂是作者的住所,他在这里经常看到诚翁和放翁。他们曾是旧相识,如今又重逢了,但每次相见都要在春风中搔首徘徊,不知如何表达心中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厚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道山堂周围的景色,以及与故人相逢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人也在诗句中巧妙地运用了“疏花”、“玉玲珑”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注释】 中条:古山名,在今山西。中条山隐士:指唐代诗人贾岛(字浪仙),隐居于中条山。“裂唐麻”三句:贾岛曾因应试落第而流寓至中条山,与僧人交往甚密,并有《宿题破寺》、《题中峰寺》诗等。这里说:你(贾岛)的诗作如裂开的唐麻布一样朴实无华,我虽是个僧人却能驾着汉时的车子到处漫游,你这种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本色是真正的寒儒,不必羞惭地追求那些浮华富贵。 【赏析】 这首诗写贾岛与僧交游
【注释】 1. 飘蓬:随风飘扬的蓬草。形容四处流浪。 2. 隔风沙:比喻远离故乡,在异地漂泊。 3. 梦到江南未到家:梦中回到江南,却未能回到家里。 4. 料得:推测。 5. 夜深霜月苦:夜晚寒露满月,令人感到苦闷。 6. 几人挥泪说梅花:几个人对着梅花,流下眼泪。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飘蓬万里隔风沙”,描绘了作者四处漂泊,远离家乡的情景。次句“梦到江南未到家”
注释:范子经过一年的时间才和陆郎分别,陆郎远地送来一枝梅花的香气。我料想她此时正做着关山梦,看见梅花也会感到断肠。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香味与陆郎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离别之人深深的怀念和思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