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高
【注释】 八出:指梅花,因花有八个瓣儿,故称。梅:这里指梅花。宣城:地名,在今安徽宣城县一带。妙品:极好之物。世无双:世上没有第二件。时:顺时而开。妆:修饰打扮。党锢诸贤:指东汉末年被宦官所害的李膺等人。《后汉书·党锢传》载,李膺曾为司隶校尉,他与范滂等“高士”共抗宦官势力。后来,宦官诬告他们诽谤朝政,李膺等被捕,死于狱中。销铄尽:指全部消灭。至今:到现在。骨犹香:比喻人虽死而声名永存。
探梅 问讯南枝开未开,花神许我日徘徊。 桐江一缕清风在,莫误刘郎物色来。 注释: 1. 问讯南枝开未开:询问南边的梅花是否已经开放。南枝,指南边的梅花树。 2. 花神:这里指梅花之神或精神,是梅花的化身。 3. 日徘徊:每天在梅花树下徘徊,欣赏梅花的美。 4. 桐江:指浙江桐庐县的桐江,这里有梅花盛开的景象。 5. 莫误刘郎:不要错过刘禹锡,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蜡梅 枝枝六出试新妆,色界何曾识许香。 只道单传餐玉诀,不知还解服硫黄。 注释: 枝枝六出:指腊梅花的花朵有六片花瓣。试新妆:尝试新的化妆。色界:佛教用语,指色欲境界。许香:即“许香度”,佛教用语,指色界天中无色界天所不染着的香。单传:单独传授。餐玉诀:佛教用语,指戒律。食玉之戒,故称。服硫黄:佛教用语,指修行五戒或十善等持戒修行。硫黄,一种矿物,古人认为可以驱鬼辟邪。 赏析:
注释: 1. 懒将冰萼试红妆:懒得用冰萼试色打扮自己。冰萼,指梅花。 2. 也不随宜传䗶黄:不随意改变颜色模仿黄色的菊花。䗶黄,指菊花。 3. 当日琼林消息断:当年在皇家园林中的消息断绝。琼林,指皇宫中的园林。 4. 绿衣犹带旧时香:绿衣(即梅枝)还带着旧时的香气。绿衣,指未开的花或花蕾。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懒将冰萼试红妆”
催梅 笛声未了鼓轰雷,尽道梅寒苦要催。 抵死争春如许急,有花毕竟待时来。 注释:梅花还未开放,就有人吹起笛子催促它开花,这声音就像雷鸣一般。人们普遍认为,梅花因为天寒而不愿意早早开放,但梅花却偏偏要在春天到来之前就迫不及待地绽放。梅花之所以能够如此坚韧不拔地等待春天的到来,是因为它的花朵终归是要等到适当的时机才会开放的。这里的“梅花”指的是冬梅,即冬日里开放的梅花。 赏析: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
乌梅 妇舌安能困董宣,曹郎那解污张翰。 任君百计相熏炙,本性依然带点酸。 注释与赏析: 1. 乌梅:一种水果,其果肉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味甜微酸。在这首诗中,“乌梅”被用作比喻,可能指的是某种坚韧不屈的品质或者某种看似平凡却有特殊内涵的事物。 2. 妇人的舌头怎能困住董宣:这句表达了对董宣(东汉名臣)不畏权贵、正直不阿精神的赞美。董宣曾任北海郡太守,因直言进谏而得罪宦官,后被流放至酒监
【注释】 九英:指梅花。 玉墀:台阶。 精光九出:比喻才华出众。 晴曦:晴朗的阳光。 杀伊:使……心碎,使……痛心。 【赏析】 此诗以梅花比人才,用“恨杀人”的反语手法,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格。 首句写才子跟随班列下阶,光彩夺目如九出射向晴空。二句说看来这人才不是文章之瑞,而似是梅花之恨。三、四句写梅花虽无花蕊却有清香和色彩,使人感到它的高洁品格。全诗以梅花自喻,抒发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在小园里种植梅树,一半锄草一半锄云。世间哪有不开花的花卉,谁能像你一样清高?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诗人在一个小园中种植梅花的情景。首句“别岭移根置小园”,写出了诗人将梅花种植在小园里的经过。次句“半锄明月半锄云”描绘出诗人在种植过程中的辛勤和细致。最后一句“世间无花卉,谁似君清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过程
驿梅 亭边老树影𣰦毵,阅尽犀珠压去骖。 岁晚行人风雪里,也须障面过江南。 【注释】 亭:指驿站。𣰦(shān):同“珊”。树枝条纷披下垂貌。 犀:犀牛角,这里借指梅花。 骖(cān):古时车上的两侧,此处指马。 岁晚行人:即行旅之人。 也须:亦作“抑须”或“须”。表示必要之意。 障面:遮着脸。 【译文】 驿旁老梅枝干扭曲,枝头压满了如犀牛角的梅花。 年老体虚的行人在风雪中赶路,也得遮着脸渡过江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掌握。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整首诗以梅花、水仙、鹦鹉、鸳鸯作比喻,赞美梅兄的品格与才华,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崇敬之情。 “花萼相辉暗递香”“水仙只可供奴隶”,这两句写梅花和水仙花互相辉映,暗里传递着香气,但是它们只能被当作仆人来使唤。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梅花和水仙花的清高脱俗。“岂无难弟伴元方”,意思是说:难道没有像你这样的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