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京
【注释】约:用。长一线:指绣花绷上用丝线系着的绣针,比喻时间。 其三 日约绣绷长一线。 译文 绣女每日用细长的线来系住绣花用的针, 这针儿就像一根长长的丝线, 在时间的长河中缓缓流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古意二首》之一。诗中的“日约绣绷”是指绣女每日用细长的丝线来系住绣花用的绣针,这针儿就像一根长长的丝线,在时间的长河中缓缓流动,而“其三”则是第三句。整首诗以刺绣为题,借物抒情
注释:云从山顶涌出,如同毡帽般覆盖了山头,雨点纷纷降落;太阳西沉,峡谷中传来悠扬的风声。 赏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同时,诗句中的关键词“云生”、“日落”、“雨点”等词语,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韵律感
注释:我喜爱闲适的野外生活,我的故乡富饶且美丽。 赏析:诗人以“野性乐闲适,我州富佳山”两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以及对自己家乡的深厚感情。他赞美家乡的美丽风光,也表达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豪放不羁,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句释义 1 君不见孔明书台遗庙旁,古书不见台荒凉。:这里表达了对诸葛亮(字孔明)的怀念与惋惜,提到他留下的书台被遗忘在庙旁,周围的环境变得荒凉。 2. 卧龙未起蜀天远,茅庐日日空南阳。:诸葛亮尚未出山时,蜀国的天空显得遥远和空旷,而他的隐居地——茅庐也常常无人居住。 3. 赤符光寒白水涸,秣陵王气犹能作。:描述了赤壁之战后,虽然形势大变,但秣陵地区(今南京)仍然保持着一种王者之气。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草堂》。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草堂(注释1) 君不见少陵草堂背西郭,浣花溪水流堂脚。竹寒沙白自凄凉,莫问四松霜草薄。 译文:你难道没有看到,杜甫的草堂背倚着西城的城墙?浣花溪水绕过草堂的脚边。竹子和沙滩都显得十分凄凉,不要去管那四周的松树已经结满了白霜。 注释1:少陵,指的是杜甫,因为杜甫曾经在成都的草堂居住过,所以称其为“少陵草堂”。 入门好在乌皮几
墨池 君不见子云草玄西郭门,一径秋草间朝昏。何须笔冢高百尺,池墨黯黯今犹存。 注释: - 墨池:这里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用来书写的墨水池。 - 君不见:您可曾见过。 - 子云:指西汉文学家扬雄,字子云。草玄:指创作《太玄经》,即《周易》与《太玄》的杂著。 - 西郭门:指扬雄曾经居住过的长安城西门附近。 - 一径秋草间朝昏:一条小路旁边长满了秋天的草,早上和晚上都显得朦胧不清。 - 何须笔冢高百尺
注释: 1. 琴台:古代成都郊外的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古老的石碑,据说是战国时期著名音乐家伯牙弹奏古琴的地方。2. 长卿:指西汉时期的文人司马相如,他曾在琴台上演奏过古琴。3. 黄埃:黄色的灰尘,这里指古琴台被历史遗忘后的荒芜景象。4. 千年乃为狐兔窟:经过千年的时间,琴台变成了狐狸和兔子的巢穴。5. 化作佛庙空崔嵬:后来被改建为了佛寺,但显得有些破败。 6. 黄须老人犹记得
注释: 玉局:比喻美好的事物。 君不见青阳老人飞下天,口宣至道朝群仙。地中神人捧玉局,异事秘怪于今传。 君不见:你看不见。 青阳老人:指老子,道家尊称。 飞下天:指成仙而去。 口宣至道:指老子宣扬“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 朝群仙:指召集众仙人。 地中神人:指神仙居住之地。 捧玉局:指捧住玉制的宝物。 异事:不同的事。 秘怪:秘密的怪异之事。 于今传:至今还在流传。 龟城坤隅:即龟城的西南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严真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君不得庄遵卖卜成都市,市中仙隐无人值。 “君”指诗人自己,“庄遵”是古代的一个名士,擅长占卜,但因为被认为卖假卜骗人而名声受损。“卖卜成都市”意指在成都城中心卖卜算卦。“市中仙隐无人值”则形容在热闹的市集中,真正的神仙人物已经隐去,不再出现。 百钱度日复何求,犹有沉真见文字。 “钱”指钱币,“百钱度日”意为每天只用百钱度日,生活十分清苦
大观庚寅冬游资州北岩这首诗是苏轼在1087年写的。诗中描述了资州的北岩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译文: 资州城郭云山里,北岩正在云山底。 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 游人祇解爱城郭,不知山底幽人乐。 六月全无暑气生,三冬亦有林花落。 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瀑波生鳞。 利名付与百忙者,早晚自由无事身。 红莲幕下青城客,五斗留人归未得。 衙回不用展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