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晦
``` 学道空山水月深,丹成初试马蹄金。 犹馀一勺丹泉水,洗尽人间名利心。 注释:在学道的修行过程中,深入山中,水月交映,感受着深遂的意境。终于,在修炼成功之后,尝试了第一次使用马的蹄子,这象征着一种突破和新的开始。而那些如同一勺一般的清澈的丹泉水,则能够洗涤掉人世间所有的名利之心。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通过深山隐居、潜心修行,最终达到心灵洗礼的过程
【注释】: ①独秀山:指庐山,因山峰耸立,形似一柄宝剑插入云霄而得名。 ②老鹤下遥天:比喻诗人自己像一只在高空飞翔的老鹤。 ③昂昂:雄壮的样子。 ④霜毛临野人:形容诗人的风采如霜降后披挂寒霜的草木,显得高洁、俊逸。 ⑤逸气:超脱世俗之气。秋天杳:形容诗人的气度超然,不随世俗而动。 ⑥颜始安:这里指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以归隐田园生活著称,他的诗歌中常流露出不受束缚的旷达之气。 ⑦嵇阮
小重山 湖上秋来莲荡空。年华都付与,木芙蓉。采菱舟子两相逢。双媚靥,一笑与谁浓。 斜日落溟蒙。鸳鸯飞起处,水无踪。望湖楼上两三峰。人不见,林外数声钟。 注释:湖上的莲藕荡在秋天已经空空,所有的年华都付给了木芙蓉。两位采菱的船夫在相遇时都露出了笑容。夕阳落下来的时候,天空变得昏暗模糊。一只鸳鸯飞了起来,消失在了水中,无法再找到它的踪迹了。我在望湖楼上看着远处的山峰,但是没有人看到我的身影
【解析】 此诗是一首怀人之作。首句“一别台山四十年”交代了与亲人分别的时间,“四十年”表明了时间的漫长。次句“石桥风景尚依然”,写诗人对故地的思念。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自己虽然已身老体衰,但怀念之情却如涧底不断涌出的泉水,难以排遣。 【答案】 译文: 我离开家乡已经四十年了,家乡的石桥风光仍然和当年一样。我再也见不到你那慈爱的笑容了,只能空自感叹,感恨就像涧底的泉水一样多。 注释
注释:我喜爱这山水景色,特意前来寻找它,所以每次来到这里,都会登上高处欣赏。寒风中夜深时陪伴僧人聊天,一阵西风吹过,月光洒满林间。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为爱溪山着意寻”表明了诗人来到此地的目的;次句“因行每每便登临”则描述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行为举止;第三句“寒窗夜久陪僧话”描绘了夜晚与僧人们的交流场景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这组诗描写了松阳上方山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翻译: 月馀树影穿窗入,雨过山泉绕舍鸣。 (注释)“月余”意味着月亮照耀下,树的影子投射到窗户上,穿过窗户,映在室内。“雨过”表示雨停之后,山中的泉水潺潺流过。“山泉绕舍鸣”描绘了山间水声环绕着住所,声音悠扬动听。 野寺中宵人不睡,蒲团布衲悟无生。
【注释】 松阳:今浙江省松阳县,位于浙江西南部。上方山:在县东五十里,有松阳、遂昌两县交界。这首诗写的是在松阳的上方山中隐居的生活。上山居:指居住在山上的茅屋中。五首:这里泛指诗篇中的第一二四六首。寒早:早晨冷清。阴薄:傍晚时分,阳光微弱。惨惨:形容天色昏暗不明,也形容心情凄苦悲伤。欲雨时:天将下雨的时候,天色阴沉,云层厚重。 市远:远离城市集市。沽酒:买酒。地炉:一种用木材制成的火床子
```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天畔群峰一草亭,半溪烟雨花冥冥。 老翁投老得此景,日与溪山同醉醒。 注释: - 【天畔群峰一草亭】指的是山顶上的一座小亭子,位于群山之巅。 - 【半溪烟雨花冥冥】描绘了一幅山间景色,一半的溪流在烟雨中弥漫,花朵隐约可见。 - 【老翁投老得此景】表达了一位老者对这片美景的喜爱和珍惜。 - 【日与溪山同醉醒】描述了老者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注释】 此生:指我这一生。投老:归隐。寄上方:寄居在山中,此处指隐居。松桧(kuì):松树和桧树的并称。雨浪浪:形容大雨滂沱的样子。 【赏析】 《赠郑谏议》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自己与世隔绝、寄情山水的生活。诗的前两句说“此生真与世相忘”,意思是说我一生真与世俗世界完全隔离,不再过问世事;后两句是说“洗足关门枕书睡,连山松桧雨浪浪。”意思是我放下了世俗的羁绊,关上房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在紫岩寺的留题之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意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1句:“松岭枫冈势接连,梵宫危傍紫岩前。” - “松岭枫冈”指的是紫岩寺周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松树、山岭和枫树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势接连”表示这些自然景观连绵不断,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 “梵宫危傍紫岩前”指的是紫岩寺的建筑风格和位置。这里的“梵宫”是指佛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