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注释】 南园:在洛阳,为唐宋时期文人骚客游览的胜地。 门掩:门关着。绿杨千树:门前有成片的柳树。 别后:别离之后。几番:多次。 碧藓侵苔户:指苔藓长满了门上、墙上。 郊西:即城西,洛阳城西北角的地名。 谁道:谁说。不如归去:不如回去好。 咫尺长安路:指回家的路很近。 赏析: 此词是词人对友人王氏的怀念之作。 “南园最是花多处,门掩绿杨千树”起句点明地点,南园乃洛阳名胜。次句写景,门前杨柳依依
注释:不知道春天的景色回到了哪里,只见茂密的林木和芬芳的树木。庭院里的花落得像雨点一样,乱乱地穿过窗户。傍晚行走在小溪上,东风也停了下来,荷叶上点缀着无数个青钱。蛱蝶飞舞来又飞舞去,错把花间的小路看成它飞过的路。 赏析: “不知春色归何处”是全词的第一句。“不知”二字,表明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眷恋之情与怅惘之状。“但见”两句,写春天景色的美好,而春景之美却无法留住,只能看到它们在庭园中消失、飘散
诗句释义 1 望中风絮迷烟草。愁结几番昏晓: “望中”指的是在远望中,“风絮”可能是指风吹过飘散的柳絮,而“烟草”通常是指茂盛的草地或树木,这里可能指春天的景色。此句表达了诗人在远望中看到的春天景色,但心中却充满了愁绪,因为这种景色让人联想到离人的思念和离别之苦。 - 注释:望中(远看)→ 风絮(柳絮)+ 烟草(草地) - 译文:在远处眺望,看到风吹过的柳絮像烟一样笼罩着大地,让我愁绪重重
桃源忆故人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即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注释: 1. 桃源忆故人:这是一首描绘深夜孤独的诗。 2. 玉楼:高高的楼阁,通常指华丽的建筑。 3. 深锁:深深地封闭起来。 4. 薄情种:无情的人或事。 5. 清夜:寂静的夜晚。 6. 羞见:不愿意看到。 7. 枕衾:枕头和被子。 8. 鸳凤:鸳鸯和凤凰
《桃源忆故人·暮春》 华胥梦断人何处,听得莺啼红树。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 暖风不解留花住,片片着人无数。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 注释: 1. 华胥梦断人何处:华胥梦断:华胥梦见自己从梦中醒来,这里指春天的到来。人何处:诗人问自己身在何处。 2. 听得莺啼红树:莺啼:黄莺的叫声。红树:盛开的桃花树。 3. 几点蔷薇香雨:蔷薇香雨:形容花瓣飘落如雨,带有蔷薇的香气。 4. 寂寞闲庭户
【解析】 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怀。首句写杏花风中的春色,次句写杏花的繁盛。三、四句写杏花开时,人与春俱老。五、六句写梦游仙乡。七、八句写梦中绮窗上绿满池草。全诗语言清丽,含蓄蕴藉,富有韵味。“桃源忆故人”即《菩萨蛮·山城小酒家作》(唐张泌),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游子在异乡怀念故乡的情景。词中“故人”、“桃花”、“春风”等意象,都暗示着游子的思念之情。词人由物起兴,先从杏花说起
桃源忆故人 碧纱影弄东风晓。一夜海棠开了。枝上数声啼鸟。妆点愁多少。 妒云恨雨腰支袅。眉黛不忺重扫。薄幸不来春老。羞带宜男草。 注释: 1. 碧纱影弄东风晓:碧纱的影子在东风的拂动下摇曳,仿佛在嬉戏。 2. 一夜海棠开了:一夜之间,海棠花盛开。 3. 枝上数声啼鸟:树枝上传来几声鸟儿的啼鸣。 4. 妆点愁多少:这美丽的景色好像在用色彩装扮我的忧愁。 5. 妒云恨雨腰支袅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桃源忆故人·其二》。全诗如下: 莺愁燕苦春归去。寂寂花飘红雨。碧草绿杨歧路。况是长亭暮。 少年行客情难诉。泣对东风无语。目断两三烟树。翠隔江淹浦。 注释: 1. 莺愁燕苦春归去:燕子和黄莺都在春天离去,表达了一种离别的哀愁。 2. 寂寂花飘红雨:寂静的天空下,花瓣飘落如同红色的雨,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氛围。 3. 碧草绿杨歧路:道路两旁是绿色的草地和杨柳
桃源忆故人 · 其一 · 一名虞美人影 梅梢弄粉香犹嫩。欲寄江南春信。别后寸肠萦损。说与伊争稳。 小炉独守寒灰烬。忍泪低头画尽。眉上万重新恨。竟日无人问。 注释: 1. 梅梢弄粉香犹嫩:梅花的枝头,粉色的花还未完全凋谢,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2. 欲寄江南春信:想通过江南的信使,将春天的消息带给你。 3. 别后寸肠萦损:离别后的我心中,如同被一寸寸地缠绕着,难以释怀。 4. 说与伊争稳
东风料峭寒吹面。低下绣帘休卷。憔悴怕他春见。一任莺花怨。 新愁不受诗排遣。尘满玉毫金砚。若问此愁深浅。天阔浮云远。 注释:东风料峭寒冷吹拂着脸庞。放下了绣有花纹的窗帘不要让风吹进来。我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憔悴,生怕看到春天的景象。任凭那鸟儿在枝头啼叫,花儿在枝头绽放,也无济于事。如果问我这愁绪有多深重,那就看那无边的天空和远处的浮云就知道。 译文:东风吹得我脸颊生疼,我不想打开那挂着的绣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