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方
明皇览鉴妃子剪发图 引鉴:以镜为鉴,比喻借鉴他人经验。 能知天下肥:指能够看到天下的富庶或贫瘠。 此时未纳寿王妃:此时尚未接纳寿王妃。 龙眠解向丹青里:形容画作栩栩如生,如同真的龙一般。 写出开元治乱机:描绘出开元年间治理国家的方法或策略。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明皇览鉴妃子剪发图并从中领悟治国之道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画面,表达了明皇从妃子剪发的图象中看到了开元年间的治乱之机,从而领悟到治国之道
冯倢伃 仓惶环柱祖龙子,失箸惊雷刘使君。 肯信绿眉蝉鬓客,当熊意气压三军。 【注释】 仓惶:匆忙,急忙。 环柱:环绕着柱子。 祖龙子:指秦始皇。 刘使君:指东汉末年名将刘表。 蝉鬓:形容头发修长而整齐如蝉的翅膀。 当熊意气:指气势如熊,威猛有力量的气概。三军:泛指全军。 【赏析】 《冯倢伃》是唐代诗人高蟾所作,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绿眉蝉鬓客”比喻冯道,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富有时代感
【注释】 寄胡仲连三丈:诗人将这首诗托付给朋友,希望他能把诗带给胡仲连。三丈:胡仲连的字。 吴中耆旧固无多(吴县人): 吴县即苏州,古称吴中,是江南地区的一个城市。耆旧:指有名望的老人。 底事年来病作魔:什么事使得你近年来生病成了痼疾呢?底事:什么原因。“底”同“什么”。 无妄那知能召疾(没有妄自招灾): 没有什么灾祸会无缘无故地召来疾病。 蹈仁谁谓反伤和(奉行仁政的人谁认为会伤害和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诗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他赞扬了诗人的才华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位诗人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首句“书杨舜韶诗后”中的关键词是“书”、“杨舜韶”和“诗”。这里的“书”指的是记录或书写的意思,“杨舜韶”是诗人的名字,“诗”则是诗人的作品。整句话的意思是:在书写杨舜韶的诗作之后,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第二句“屈指文章第几人”中的关键词是“屈指”、“文章”和“第几人”
【注释】 1. 杨汉公:名不详,唐代官吏。 2. 铜章恩屡易:指杨汉公多次得到赏赐和封官的铜印。 3. 象板命惟新:指任命官职时,象板(古代用于记事的木牌)上的文字都是新的。 4. 华表归无日:指死后不能回到家乡。 5. 泉台冷不春:指死后墓地冷清凄凉,没有生气。 6. 承家在诸子:指他的儿子们继承他的事业。 7. 勉力绍前尘:勉励子孙要继续奋斗,不要辜负前人的遗志。 【赏析】
【注释】: 1、处:处境。 2、君:你,指弟弟同之。 3、书画:这里代指书信。 4、难堪:难以忍受。 5、遵养:遵循养生之道。 6、不似:不如。 7、世缘:世间缘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亡弟同之的追思之作,表现了诗人对亡兄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以“书札”为线索,通过对亡兄生前与自己的交往和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比较,表达了对哥哥的思念和感慨。 首句“处处君书画”,诗人用“处处”一词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时,首先理解全诗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如“纸上遗书字宛然”中的“遗书”是关键,“曾将灵钥开关钮”中的“灵钥”是关键,“珍重成周二老贤”中的“二老”是关键;最后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情感即可。 【答案】 译文:纸上的文字清晰如故,千年来微言大义有人传述吗?曾把灵钥开启机关,珍藏这周、程二位先贤的遗墨。注释:①遗书中“遗书”指程颢、程颐兄弟的《河南程氏遗书》
【注释】 王正:即王正己,唐代诗人。自挽诗:写自己的悼亡词。《旧唐书》本传载其《自挽辞》曰:“吾家有藏镜匣,中有衰颜泪满巾。” 毁誉:毁谤,赞美。付公是:交付给君子。公,指君子。游谈:闲适的言谈。空昨非:过去的是非已无意义。厉阶:祸难之始。因祸而怨。怨府:怨恨之所。意广:志向远大。 数危机:多有危难。元:通“原”。如许:如此。休嗟:不要悲伤叹息。违:违背。 【赏析】 此为悼亡诗。王正己的妻子去世
【诗句】 数年美政在棠阴,考绩如公合赐金。 莫问逢迎妨俗眼,但知惠爱尽吾心。 攀车共愿轮生角,追路端如鹿走林。 我亦一廛清霅尾,惭无妙笔写徽音。 【译文】 几年的好政绩都藏在棠阴之下,你的考核就像你一样公正无私。 无需忧虑逢迎世俗的眼光,只愿你能真心关爱我们。 你像车轮一样愿意为百姓服务,追随你的脚步就像鹿在树林中奔跑。 我也有一片清净的庭院,就像浙江的清霅江尾。 却因为不能写出你美好的名声
日官联旧,千秋事契存。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长方的作品《杨汉公挽词二首》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杨汉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一生功绩的认可。"一日官联旧",意味着在短暂的一生中,他的官位和成就都与旧有的传统相连接。"千秋事契存"则表明这些成就和贡献将会被长久地记念。“窆棺萧寺侧”,指杨汉公的安葬之地位于萧瑟寂静的佛教寺庙旁,体现了他对宗教的尊重与信仰。“筑屋白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