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梦得
这首诗是元友山的一首诗,其内容如下: ``` 清梦绕骚坛,相逢一笑间。江湖无此友,声价重于山。吟就髭犹撚,文穷鬓欲斑。移家离城市,世事不相关。 ``` 译文: 清梦萦绕在楚国的宫廷,我们相遇一笑之间。在江湖上没有这样的朋友,他的声誉和地位比山河还要高。当我吟咏完毕,我的头发还是被捻得微微颤动,我的鬓发也开始变得灰白。我搬离了喧嚣的城市,不再关注世俗的事情,只是静静地生活在山水之间。 注释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扬州竹西楼 自从骑鹤到,船泊画桥堤。 新酒斟花露,高楼傍竹西。 拭盘将蟹擘,拂壁把诗题。 早过瓜洲渡,秋深怕马嘶。 逐句翻译: 1. 自从骑马飞到扬州城,船停泊在美丽的画桥边。 2. 新酿造的美酒斟满杯中花露,高楼倚傍在扬州城的竹西。 3. 用小手抹去盘中残渣,剥开蟹壳准备品尝美食。 4. 轻轻擦拭墙壁,把写好的诗句贴在上面。 5. 早早地过了瓜州渡口
苍寒松竹满,此地称僧居。 注释:这里的松树和竹子苍翠寒冷,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这个地方被称为是僧人居住的地方。 寺僻啼林鸟,廊空响木鱼。 注释:寺庙偏僻,只有树林中的鸟儿在啼叫,廊道空旷,能听到木鱼的响声。 煮茶烧树叶,带雨剪园蔬。 注释:这里用树叶煮茶,带着雨水修剪花园里的蔬菜。 待了功名债,重来买地锄。 注释:等到了偿还功名债务的时候(可能指科举考试),再次来到这地方,开始耕种土地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写画中的“我”和“你”的形神关系,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上片描写了一幅“我”的形象:“落魄江湖上,人疑是谪仙。”这两句是全篇的主旨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我”的落魄来衬托“谪仙”的高雅,既点出了“我”的清高,又突出了“你”的潇洒飘逸。“四时逢酒醉,长日拥书眠。”此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我”与“你”的关系;“我”虽然落魄不拘小节、放浪形骸,却喜欢饮酒
【注释】迥居县:地名,位于今四川省彭州市。太匆匆:非常匆忙。山行去路通:沿着山路行走的路程很通畅。客衣沾晓露,指清晨穿着客衣在山道上行走,衣服沾染了晨露。县陌带春风:早晨的山野小路弥漫着春风。骑牛任老翁:骑着一头老牛随从老者而行。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经过四川彭州(古称“郫”或“郫县”,今属四川彭州)时,与一个骑牛老人相遇的情景。 首句“迥居县”,即诗人抵达了“彭州”。第二句“太匆匆”
【注释】 白发:指头发变白,多因年老而致。 青铜照眼明:指铜镜的光亮照在眼里。 鬓:两鬓(即两侧的头发)。 星霜:指星星和月亮。此处借指时光和岁月。 天地觉无情:形容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才近半百岁:刚过五十岁。 三两茎:指白发已经长了三两根。 儿童劝休镊:指小孩子劝说不要拔去白发。 浪得老成名:指虚度光阴,不思进取。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老人对自己白发的感叹,表现了他功业未就、人生无成的感慨
赠澄鉴: 一见便忘形,生涯画作屏。心和秋水澈,眼带古铜青。 客里江湖阔,人间笔砚灵。他年重会面,我亦鬓星星。 注释: 1. 一见便忘形:形容第一次见面时,对方的美丽或才华深深吸引着自己,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2. 生涯画作屏:用画来装饰自己的生活,比喻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 3. 心和秋水澈:形容内心的清澈透明,如同秋天的水面一样。 4. 眼带古铜青:形容眼睛的颜色像古铜一样深邃。 5
人生行乐是便宜,惯入深林细品题。 有石两行如壁立,登楼一望觉天低。 亭前秋意惊松露,山外湖光拍柳堤。 此景欲吟吟不尽,夜深分付野猿啼
要使清风激懦顽,饿夫宁死首阳山。 当年若食周家粟,未必名垂万古间。
西风吹客过唐栖,袖拂尘埃读断碑。 适意绕廊询古迹,老僧引看建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