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绘
【注释】 1. “仙舟”:指苏轼的船。2. “漾”:荡漾,波纹。3. “三奏琵琶”:指苏轼在船上演奏琵琶曲《霓裳羽衣曲》。4. “一舰红”:指船被染红了,暗喻东坡之乐。5. “闻望喜传新政异”:指听说朝廷有新的政治变革。6. “旧欢同”:指苏轼和苏辙兄弟间的旧情。7. “二南”:《诗经》中的上、下两篇诗歌,这里代指苏氏家族。8. “六客堂中已半空”:指宾客离去。9. “细问人间为宰相”
【注】 1. 淳用长老:即张淳,唐代诗人。归邛州:归邛州(今四川西昌)。 2. 禅扉:佛寺的门。 3. 境物:佛教语。指世间的万物。 4. 锡驻:和尚住的地方。锡,指和尚用的锡杖。锡杖上有锡制的小塔,是和尚的住所。 5. 法堂开:佛寺的大堂开放。 6. 无去无来:佛家语。表示人世间一切皆空,没有过去、未来、现在。 译文 曾叩禅宗之门喜迎禅师,师将世间万物说明轮回。灯笼不灭心中火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注意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情感来分析,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本诗前四句描写了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普照乾坤,四方八极皆通;后四句写妖邪无处遁形,正道大行,社会安宁。赏析时可从“中秋月”字面上理解,也可从“中秋月”象征意义理解。 【答案】 中秋月 素月玉寒空,乾坤灏气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春游》。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倾城追逐艳阳天,上巳清明节序连。” - 倾城:形容人群众多,倾覆了城市。 - 追逐:指人们蜂拥而出,寻找春日的乐趣。 - 艳阳天:明媚的阳光,形容天气好,适合外出。 - 上巳:古代的节日名,在农历三月初三。 - 清明节序连:春季的开始,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 第二句: “桃李光阴足骀荡,湖山风月更鲜妍。” -
【注释】 凌霄花:一种攀缘植物,其茎细长如线,可缠绕在别的物体上。因能高攀而名“凌霄”。 直饶枝干凌霄去:尽管它(凌霄花)的茎干能够向上攀爬。 犹有根原与地平:但(凌霄花)还有它的根原来就和泥土一样平齐。 不道花依他树发:却不知道(凌霄花)是依附在其他树上生长的。 强攀红日斗鲜明:勉强攀着红色太阳争着显得鲜艳夺目。 【赏析】 此诗首句以反诘语气点出题旨,即凌霄花虽能攀高,但毕竟没有离开土地
柳花 春天的景色还未老,杨花便已飞。游子此时情思伤,别离更添愁绪。 折柳赠别情依依,骏马奔腾归何时?
【注释】 香艳怜渠好:荷花的香味和艳丽,让人怜爱。 无端杂芰(jì)窠(kē):无缘无故地混杂在莲蓬里。 向来因藕断:以前因为藕断了才这样。 特地见丝多:特意看见丝很多。 实有终成的:确实最终结成了莲子。 露摇争奈何:被露水摇晃着争不过呀。 深房莲底味:莲心里苦的味道。 【赏析】 此诗借物抒情,以荷花的“香艳”喻人,抒发了诗人对一位女子的爱慕之情。全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托物寄怀,情真意切。
劫权 对敌常观势,临机便得先。 安危心不动,杀活手能专。 勿以欺为行,须知劫是权。 旁人烂柯看,当局是神仙。 注释: 1. 对敌常观势:观察敌人的动向和形势。 2. 临机便得先: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3. 安危心不动:无论形势多么危险或安全都保持冷静的心态。 4. 杀活手能专:处理事情果断而专注。 5. 勿以欺为行:不要因为欺骗他人而行事。 6. 知劫是权:理解“劫”是一种策略或手段
对亭台幽雅,水竹清虚,嫩凉轻透。碧沼红蕖,送香风盈袖。白首冯唐,诞辰同庆,上百分仙酎。鳌禁词垣,乌台谏省,昔游俱旧。 千里长沙,五年湓浦,近捧丝纶,更藩移守。桂苑馀芳,有孙枝新秀。罗绮雍容,管弦松脆,愿拜延椿寿。岁岁年年,今朝启宴,欢荣良久
寿山北耸侵隋碧,涢水南流接汉清。 宋玉阳台犹暮雨,子虚梦泽半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