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深
【赏析】 此诗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二句写舟过古渡头时所见的景色:孤篷窄小,关头幽静,岸曲回荡。三、四两句写水势急流,舟行迅疾而岸边曲折,舟在急流中摇摆不定。五、六两句写天气阴晴变化,梅雨季节,天寒气肃,麦田丰收,秋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尾联写诗人在江边漫步赏景,感到十分惬意。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朴实,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1. 解舟:《文选.张协《七命》》:“解舟维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以及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寓意等进行分析判断,最后进行欣赏评价。“宿长湖尾”,点明题意,即宿留长湖之滨。“古木侵沙路”,描写了长湖岸边的自然景色,以古木、沙路、竹篱构成一幅幽静的图景(注:此句译文略)。“山低秋水阔,天远夕阳迟”,描绘的是一幅晚霞映照下宁静的长湖之景
【注释】 别去六年久:别去已六年了。 重来四日留:我这次回来只停留了四天。 笋舆离古驿:用竹制的车子离开旧时的驿站。 荻岸即方舟:芦苇岸边就是小舟。 云淡楚天阔:云层稀薄,天空显得很开阔。 风高湘水秋:风吹得很高,湘江水面显得更加宽广、凉爽。 洞庭知不远:洞庭湖不远了,指诗人即将到达洞庭湖。 乘兴欲盟鸥:乘着兴致想和大雁结为伴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沙驿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别六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有字留诗锦,无皮入药囊。” - 注释:这里的“诗锦”比喻诗歌如同锦绣一样绚丽多彩;而“药囊”则指药物,暗喻诗歌的治病救人之效。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珍视与赞美,认为其能像锦绣一样装点世界,像药物一样治愈心灵。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诗歌的价值,不仅美化了世界,还有助于人们的精神疗愈,体现了他对诗歌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敬意。 2. “同坚唯铁杖,易穴岂藜床
涌翠为知观周允升作 山翠来如涌,开轩不怕深。 浑疑霏雾雨,已觉湿衣襟。 世事归楸局,泉声当玉琴。 道人尘外越,我欲剩追寻。 注释: 涌翠:形容青山绿水生机勃勃,如同涌动的翠色一般。 知观:指观赏山水之乐。 周允升:诗人的朋友。 山翠来如涌:形容山间绿意如泉水般涌出,给人以清新之感。 开轩:打开窗户。 不怕深:即使身在深山,也能欣赏到如此美景,心情愉悦。 浑疑霏雾雨:怀疑是下雨了,因为云雾缭绕
静晖楼晓坐 岭宿寒云薄,楼迎晓日斜。 危檐排语雀,落木点啼鸦。 佛鼓依山寺,炊烟隔岸家。 移时收足坐,清兴会烟霞。 注释: - 静晖楼晓坐:清晨在静晖楼上坐着欣赏景色。 - 岭宿寒云薄:山岭上早晨时分,云雾渐渐散去。 - 楼迎晓日斜:楼阁迎接着初升的太阳逐渐倾斜。 - 危檐排语雀:危峻的屋檐上,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 - 落木点啼鸦:树叶落下时,乌鸦发出凄厉的叫声。 - 佛鼓依山寺
【注释】 1. 山远平田阔:山远指山势高耸,距离村落很远;平田即平坦的农田;阔指开阔。 2. 村深古寺幽:村里人烟稀少,古老的寺庙显得幽静。 3. 屋头支老树:屋顶上长满了老树。 4. 门面闯双流:门面两侧流淌着两条小河。 5. 归翼碧天暮:傍晚归巢的翅膀在碧蓝的天空中。 6. 寒蝉红叶秋:秋天到了,寒蝉开始鸣叫,树叶渐渐变红。 7. 瘦藤聊倚壁:瘦弱的藤蔓靠在墙壁上。 8. 胜处欲迟留
施食,在古代是一种慈善行为,指的是向寺庙中的僧人和信徒提供食物。这首诗就是写施食的场景。 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 1. 施食它乡身总健,每食饭何如:意思是说,虽然身处他乡,但身体依然健康,每顿饭吃得怎么样?这里的“施食”指的就是僧人为信徒们提供的饭菜。 2. 一饱宁无限,三人动有馀:意思是说,一顿吃饱了也还觉得不够,三个人吃起来还有剩余。这句诗描绘了施食时丰盛的场景。 3. 娇鸦来木杪
中秋无月感而作歌 天时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不见佳月默有感,试走退笔书其由。 去年此时汝川客,一病缠绵真险厄。 贪生强乐寸心酸,与死为邻片纸隔。 破窗仿佛光朦胧,推枕起来呼小童。 问云月高今几尺,答以云生俄灭踪。 拥衾独坐谩空想,纵有桂华未能赏。 重城几许追欢娱,终宴无聊徒怅望。 而今一榻烟村中,稍喜时同事不同。 世味淡薄幽意足,元和咽漱真气充。 步屧出门舒逸兴,清风洒面衣襟冷。
注释:处处赏心宜主,公来诗眼偏明。 扫千军有笔阵,可一日无酒兵。 释义:处处都是令人愉悦的风景,主人您来了,我的诗歌眼睛更加明亮了。 在战场上有一支笔的阵势,可一日没有酒兵就失去了战斗力。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王定国(字元瑜,北宋人)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首句"处处赏心宜主"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处处都是让人愉悦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