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雷发
诗句:鹏运堂前话别愁,苔蔷三度楚江秋。 译文:在鹏运堂前分别时,我们不禁感到忧愁,仿佛已经多次经过那片楚江的苔藓和蔷薇。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于分别之地的深深眷恋。"苔蔷三度"描绘了离别地的熟悉与陌生交织的情感,而"楚江秋"则营造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注释:演教寺的吊楼里,住着朱漕。 穿冢难酬地下知,逢人多说项斯诗。 穿过墓地难以报答地下的知己,许多人都谈论到项斯的诗。 今朝痛洒西州泪,万里梅花欲放时。 今天在西州的酒桌上我痛哭流涕,万里之外的梅花快要开放了。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朱漕的怀念之情,通过表达对他的怀念和赞美,也反映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 吟落秋窗烛灺红,想弹九辩入丝桐。 荃衡岂不如葵菽,谁继豳风补楚风。 ```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吟落秋窗烛灺红”:诗人在秋季的夜晚,独自吟诵诗歌,烛光摇曳,仿佛是红色的余晖。这里的“烛灺红”形容蜡烛燃烧后留下的痕迹,以及由此带来的温暖和光亮。 - “想弹九辩入丝桐”:诗人想象自己弹奏着《九辩》这首古代的乐章,通过琴声传达情感。这里的“丝桐”指的是古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 -
【注释】 薛荔:一种植物,叶子可制蓑衣。湘翁:泛指湖南人。杨五:指杨衡,字休源,桂州(今广西桂林)人。雪片梅花枉费诗:指杨衡曾作《咏雪》一诗:“天寒色青苍,决雪满蓬窗。不知庭霰里,散发梦空长。”后被贬谪为邵州司马,又被诬陷下狱而死。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故友的七绝。 “尘满湘翁薜荔衣”,是说故友已身染尘埃,衣衫褴褛。“湘江之上,沅湘之间,湘江之畔,湘水之滨,都是湖南人聚集的地方
蜾蠃(shèn luò)衔虫入破窗,枕书一垛竹方床。 家僮偶见草头字,误认离骚是药方。 注释: 蜾蠃:一种蜘蛛,会吸食昆虫的汁液为生。 衔虫:指蜾蠃用口将虫子吸入。 破窗:破旧的窗户。 枕书:枕头上堆着的书。 方床:方形的木床。 家僮(tóng):家仆。 草头字:指草字头在上方的汉字。 离骚: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后常用来比喻书信、文章。 赏析: 夏日偶书这首诗,诗人以蜾蠃衔虫入破窗
新淦偶成 飞飞绿凤挂梅梢,犹记来时雪拥袍。 今日归舟新淦路,担头稚子卖樱桃。 注释:绿翠的凤凰停在梅树枝头,还记得来时满身披着雪花。如今返回新淦的路上,肩上挑着小贩,在叫卖樱桃。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农民生活的作品。诗人用“绿翠的凤凰”形容梅树,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通过“犹记来时雪拥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而“担头稚子卖樱桃”则描绘了小贩的生活状态
注释:燕子楼头,一曲春天。曾经骑马掷金。如今世事如雪,破房孤灯忍冻。 赏析:诗人通过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辉煌的失落感和对现实的无奈。燕子楼头,一曲春天,描绘出昔日的繁华景象;曾骑骄马掷黄金,展现了昔日的豪放与潇洒。然而,如今世事如雪,破房孤灯忍冻吟,则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艰难困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富有哲理性和艺术魅力
注释: 犬子:指作者的儿子,这里用作谦称。 无从典鹔鹴:无法找到合适的马鞍,典,借为“着”,鹔鹴是一种马的毛皮。 潇湘:今湖南省东部,古有湘江、潇水等名水,故名。 楚王萍实甜如蜜:楚王(项羽)曾经吃过一种叫做“萍实”的水果,味道甜美。这里的萍实指的是橘子或者柚子。 不许诗人取次尝:不能随便尝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述诗人在荒村病渴时的所思所感
这首诗的格式和要求如下: 1. 诗句: 2. 译文: 3. 注释: 4. 赏析: 无题 - 诗句:大袖褒衣走浙淮,何人不识鹤山来。 - 译文:身着宽大的长袖官服,行走在浙水与淮水之间,有谁不认识那鹤山呢? - 注释:大袖褒衣:指穿着宽大的官服。褒衣,古代的一种礼服形式。浙水、淮水:指的是长江流经江苏和安徽时的两条主要支流。鹤山:这里指安徽省的一座山,因形似展翅飞翔的鹤而得名。
注释: 甲午社日客桂林:指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我作为客人来到桂林。 卮酒豚蹄客里欢:斟满酒杯、摆放上猪蹄,在朋友家里庆祝节日的欢乐时光。 石尤风紧枲衣单:形容天气寒冷,衣服单薄;石尤风指的是猛烈的风雨,可能是指桂林当地的气候特征。 东阳病骨如鹦鹉:比喻自己体弱多病,像受伤的鹦鹉一样,无法承受酷寒的侵袭。 最怯南州社日寒:最害怕南方的节日冷天。南州指的是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