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雷发
叫彻苍梧望八荒,暮云秋客各凄凉。 此情未许旁人会,愁绝中庭月一方。 注释翻译: - 叫彻苍梧望八荒,暮云秋客各凄凉。 - 叫彻苍梧:形容声音传得很远,仿佛能穿越苍梧(一种树木,常用于形容高山或辽阔的天空)的上空。望八荒:眺望广阔的世界,意指胸怀开阔、志向远大。 - 此情未许旁人会,愁绝中庭月一方。 - 此情未许:这种情感是独自拥有的,不愿与人分享。会:理解、懂得,这里指“共感”或“共鸣”。愁绝
诗句释义及赏析 注释: 1. 谁掘骊山起老师 - 这句话可能是对“谁为横渠(张载)”的引用,暗指是谁挖掘了骊山来发现或者重振张载的学问。张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提倡气、性等概念,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处用骊山象征张载的思想被重新发掘和重视。 2. 竹林灯火共心期 - “竹林”可能指的是张载常居的竹林精舍,而“灯火”则象征着夜深人静时的思考与讨论
仙云寒锁碧瑶天,指云雾缭绕如仙云般寒冷地锁住碧绿的天幕。突兀吟坛北斗边,形容吟诗之地如同北斗七星般高耸而突兀。 诗句“仙云寒锁碧瑶天”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想象,将天空描绘得神秘又美丽。其中,“仙云寒锁”形容云雾之浓厚与寒冷,给人以仙境般的感觉;“碧瑶天”则暗示着高远和清纯,可能是诗人灵感的源泉。“突兀吟坛北斗边”中的“突兀”二字,突出了吟诗场所的独特性——它高耸入云,仿佛在众星之中最为显眼
注释:在酒醉中随意敲击茶臼,啸叫秋日的烟雾,为了买酒而苦于缺少钱。打算进入乱山之中采摘柏叶来吃饭,悠闲地面对石床,让麝香的香味伴着睡眠。 赏析:这是一首饮酒诗。诗人借酒浇愁,醉敲茶臼,啸叫秋烟,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对山林生活的向往。然而又因缺钱而感到苦闷,于是计划进山采柏叶为食,并打算在石床上闲对麝香入睡。全诗自然平淡,不事雕琢,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诗人对于自由、清静生活的热爱之情
抚州偶题 金柅亭边柳拂城,春风系马酒家吟。 尘埃满面无人识,却得黄鹂作赏音。 注释: 金柆(chén)亭:古时驿站旁设有亭子供过客歇脚、解鞍的地方,这里指一个驿站的亭子。 系马:停马。 黄鹂(lí):黄口的小燕子,鸣声婉转悦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来到抚州,在金柆亭边的柳树下,看到春风吹动着柳枝,听到人们正在饮酒吟诗的情景。然而,周围的人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注释:在舜祠边叫唤的云彩仿佛吹着玉石,醉意中品尝琼糜,漱石泉。 旧时读过的离骚如今已忘记了,却快披着秋天的卷轴嗅着兰花的香气。 赏析:诗人以“湘诗”为题,表达了对湘地诗歌的向往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舜祠边叫云飘动,仿佛被风带走;他醉心于琼糜之美味,漱洗于清泉之水;他怀念过去的诗歌,却又忘记其中的内容;他渴望秋天的卷轴,想要嗅闻兰草的芬芳
【注释】 潭州:唐代时潭州为湖南首府,今湖南长沙。雪蓬:指贾昌龄(字雪蓬)。姚使君:即姚合。 “我寻桂树”、“君对莲花”:这是以桂树、莲花比喻贾昌龄和姚合的品格。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贾昌龄与姚合都曾做过道士,所以此处用此典。招隐:语出陶潜《归去来兮辞》:“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李白《古风》其五:“青冥浩荡不见底
``` 假号偷名只可怜,枉抛钱镈弄戈鋋。 陇头燕雀应相笑,鸿鹄元来是项燕。 注释: - 假号偷名:借用他人的名号,窃取他人的地位。 - 可怜:可惜,可悲。 - 枉抛:白白地丢弃。 - 钱镈:古代的一种农具,此处指代金钱财富。 - 弄戈鋋(dān):拿着兵器。戈鋋是古代的武器,这里比喻权力和地位。 - 陇头燕雀:指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虽然勤劳,但与高贵的鸿鹄(天鹅)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古诗原文: 狗监无端荐薄情,鹴裘犊鼻帝乡尘。 当时最有文君恨,不识长门买赋人。 译文为: 狗监无端地推荐了无情之人,那人就像一头犊鼻一样,在皇帝的家乡留下尘土。 那时最让人遗憾的是,最了解文君的人却不认识那个能写《长门赋》的人。 赏析为: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比司马相如与狗监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狗监作为皇帝的近身侍从
注释: 惆怅枯株无晬盘,云横太白梦魂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惆怅地看着那些枯萎的树桩没有盛放的花苞,就像天上那轮明月一样,云彩遮拦了月光,让人感到寒冷。 半生骄吝如蜗缩,自把西铭反覆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半生的骄傲和吝啬就像一只蜗牛那样,缩在自己的壳里不肯出来。我一直在反复地阅读《西铭》这本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感慨的诗,诗人借物咏怀,以枯树、云彩、蜗牛等为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