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雷发
下面是对《咏史六首·高祖》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诗词原文 愁看钟室劈良弓,何不当时杀蒯通。 今日真王成底事,只应娥姁是英雄。 诗词注释 1. 愁看钟室:指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因怀念汉初的功臣而心生忧愁。“愁”字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情绪。 2. 钟室:古代帝王藏宝之地方,此处借指刘邦的朝堂或居所。 3. 劈良弓:形容武器精良,用“劈”来形容其力量之大,意味着这些武器足以轻易地将敌人击败。 4
逝骓走鹿各消磨,意为英雄好汉最终难逃消逝的命运。剑外功臣剩几多,意为在剑阁之外的地区,留下来的功臣已经不多了。四皓两生元不听,意味着刘邦曾经三次请过四位隐士辅佐,但他们都拒绝了他的邀请。故乡枉费大风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奈和悔恨,以及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 1. 逝骓走鹿各消磨:这句诗反映了历史中英雄人物的无常,象征着即使是最强大的力量也终将面临消逝的命运。"逝骓"指的是项羽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蜥蜴盆边解滑稽,且分社肉饱蛾眉。 这句诗的意思是描述东方朔的机智和才学,他在一个蜥蜴盆旁边展示了他的智慧与幽默,同时也分得了宴会上的一部分食物来满足他的需求。这里的"蜥蜴盆"可能象征了一种困境或挑战,而东方朔则用他的机智和幽默化解了这种困境。 刘郎最怕秋风冷,那听君言换殿帷。 这句诗描绘了另一个场景,可能是在宫廷中,一位名叫刘郎的人物害怕秋天的寒冷。这时
咏史六首高祖 原文: 请室冤魂叫不闻,神丘隆碣谩遗文。 平生词藻谁知己,腐鼠孤雏却误君。 注释: - 请室冤魂叫不闻:指历史上那些被冤枉的人的冤魂无法申诉,他们的冤屈声声呼唤都无人听闻。 - 神丘隆碣谩遗文:形容那些显赫一时但最终湮没无闻的人物,他们的功绩和遗迹只是徒劳地留在石碑上。 - 平生词藻谁知己:表示一个人一生的文学才华只有极少数人能理解赏识。 - 腐鼠孤雏却误君
注释:在长江的岸边,李群玉挥别了他心爱的兰蕙。满目都是杜若花香,芬芳馥郁,沁人心脾。然而,这些美丽的事物却无法激发他的诗思,他只是一味地咏唱蔷薇、石榴等俗物。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离开江头时,看到兰蕙、杜若,感叹才子无骚思,只咏蔷薇与石榴而作。诗人以江边兰蕙、杜若为意象,借物抒情,表达了他对才子缺乏文采的失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诗句:吟遍吴头楚尾春,多惭词客问征尘。 译文:我吟诵了江南的春天和楚地的秋天,却感到惭愧,因为我是个四处飘泊的词人,询问我的行踪。 注释: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江南、楚地之间辗转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作为一个游子的身份感和自卑心理。"吴头"指的是长江下游南岸,也就是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楚尾"指的是长江中游北岸,也就是今湖北省武汉市一带。这两个地方都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南部和楚国的北部
诗句如下: 万缕春风窣汴堤,锦帆何处柳空垂。 流莺应有儿孙在,问著隋朝总不知。 译文为: 春风轻轻吹过汴河的堤岸,锦帆之上的柳树空空如也。 流落的黄莺应该也有子孙在世,只是他们或许已经忘记了隋朝。 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汴河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诗以春风和锦帆为主题,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通过对流莺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整体上
注释: 1. 光顺门前系马吟,弘文馆里翠云春。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光顺门前系马时吟诵了这首诗。 2. 却怜白首河西尉,枉作蓬莱献赋人。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可怜那些年迈的西河太守,他们白白地成为了向朝廷献赋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读李群玉集时所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自己的诗句,表达了对那些被朝廷征召为献赋人的人们的感慨和同情。诗人认为这些人本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
【诗句注释】 到衡岳呈弟山长:到衡山(衡岳)去拜见弟弟,也就是山长。 闲依禹柏系征骢:闲暇的时候,我依偎着大禹的柏树,拴住骏马,准备去远行。“禹柏”即大禹治水时所植之柏,这里指衡山。“征骢”,古代一种良马,这里指自己的坐骑。 猿鸟应犹怪贱踪:猿猴和鸟儿一定还在奇怪我这个卑贱的人怎么会来这儿?“贱踪”,自谦之词。 正拟开云访韩愈:打算在云开的时候去找韩愈。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曾任《易水送别》一诗
许介之馆仆于东溪临发赠别 洗耳泉头漱晚凉,西风衣袂水花香。 酒边豪气横荆楚,灯下清谈杂晋唐。 天地每穷真俊杰,山林偏有好文章。 试拈茹草同君舞,后夜闻鸡月满床。 注释: 1、许介之:人名,这里指的是一位友人或知己。 2、馆仆:接待、陪伴客人的人。 3、东溪:指东边的溪流。 4、洗耳泉:指一个可以让人洗耳的泉水。 5、浣晚凉:洗涤一天的疲劳。 6、西风衣袂水花香:形容秋天凉爽的风和水面上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