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注释】 千崖:指连绵的群山。杖屦:拿着拐杖和鞋子,形容行走时的样子。 表:同“貌”,容貌,形态。 扪萝怀鸟道:意即手攀着藤萝,心想着那飞鸟走过的路。 踏石过溪泉:意即踩着石头渡过小溪。 野湿禾中露:野地里的稻谷在雨后沾湿了露水,呈现出一片湿润的景象。 秋明树外天:秋天的天空格外明亮,仿佛天空与树木融为一体。 白头何所恨,随处一欣然:人生苦短,何必因为年老而感到遗憾呢?只要能够随处欣赏美景
注释: 1. 感恻:悲切、伤感。 2. 路入南云下,江回隔近村:路进入南边的云层之下,江水环绕着村庄。 3. 水深风浩浩,山远雾昏昏:水很深,风很大;山很遥远,雾气弥漫。 4. 仰首羡飞鸟,流年只断魂:抬头羡慕飞翔的鸟类,时光流逝只有令人悲伤的断魂。 5. 客心兼暮色,感恻复何言:我的心境和黄昏一样,悲伤的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赴岭南途中所作
赠别性老 此老殊清健,情忘发兴奇。 异方惊会面,孤屿共题诗。 聚散千江月,参差万里期。 相看作离别,特地泪双垂。 注释: 1. 赠别性老:指诗人要送给这位年纪较大的朋友一首诗,表达对友人的敬意和友情。 2. 此老:指诗人要送给这位年纪较大的朋友。 3. 殊清健:特别健康强壮。 4. 情忘发兴奇:忘却了往日的心情,发出了奇异的感慨。 5. 异方:不同的地方。 6. 惊会面:惊讶地相见。 7.
诗句释义: 1. 远笛招幽响 - 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仿佛在召唤寂静的氛围。 2. 无人竹扫墀 - 竹林中无人走动,只有风吹动竹叶的声音在清扫地面。 3. 马嘶游寺客 - 寺庙里传来马蹄声和行人的喧嚣声。 4. 鸦护落巢儿 - 乌鸦在树枝间盘旋守护着即将落地的小鸟。 5. 日转槐阴暮 - 太阳渐渐西沉,槐树的影子拉长了。 6. 天高秋气悲 - 天空高远,秋风萧瑟,给人一种凄凉感。 7.
【注释】 径直夫何细:径直,直截。夫何,发语词,无意义。细,小。此句大意是说山路曲折而险,不知有多少层。云山知几重:云山,指连绵起伏的山峦。几重,几层。此句大意是说山高路远,层层叠叠,不知道有几重。朱门均白屋:朱门,红色大门。均,同“匀”。白屋,白色茅屋。此句大意是说富贵人家与平民百姓住的地方一样,都只是白色的茅屋而已。红叶间青松:青松,松树。此句大意是说红叶丛中点缀着青翠的松枝
诗句释义 1 "别业青山郭,人烟远更微。":这两句诗描绘了远离尘嚣的幽静环境。“别业”指的是某人的别墅或住宅,“青山郭”则意味着周围环绕着青翠的山峦和城郭,给人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 2. "湿花随水泛,长瀑倚空飞。":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湿花”可能是指花瓣因湿润而显得更加鲜艳,仿佛随着水流轻轻摇曳;“长瀑”则形容瀑布的气势磅礴,从高处直泻而下,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3.
小院 小院无人夜, 楼高月迥明。 偈吟诸祖意, 茶试老僧铛。 门掩园林僻, 窗虚笔砚轻。 慇勤供一笑, 一笑可怜生。 注释: - 小院无人夜:小院里夜晚没有其他人,显得格外宁静。 - 楼高月迥明:楼很高,月亮在天空中非常明亮。 - 偈吟诸祖意:吟诗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理解和领悟。 - 茶试老僧铛:品尝老僧煮的茶,仿佛在品味他的教诲和经验。 - 门掩园林僻:门关着,周围是安静的园林。 -
诗句释义 1 巡礼诸方遍:在各地进行巡视和参观。 2. 无心问世缘:没有太多心思去关注世间的名利与情感纠葛。 3. 东西南北路:指四处奔波或旅行,无固定目的地或方向。 4. 一十二三年:可能表示经历了很长时间或很长的距离。 5. 夜色临城月:夜晚时,月光照耀着城市。 6. 猿声隔树烟:猿猴的声音通过树林的烟雾传来。 7. 坐来幽兴在:坐下来时,内心的幽静和兴趣自然而然地涌现。 8. 对景觅诗联
【注释】: 1. 凤口寺:即凤山寺。在安徽歙县,有“黄山第一寺”之誉。 2. 古柏间松篁:指凤山寺中长满松树和竹子的古树林。 3. 山光接水光:山色与水面相接,交相辉映。 4. 园林春婉娩:春意盎然、景色宜人,委婉含蓄。 5. 云水日相佯:云彩流动,水面荡漾,太阳照耀着水面,形成美丽的景色。 6. 苒苒花明岸:岸边的花影摇曳生姿,如梦如幻。 7. 稍稍竹过墙:竹影斜斜地穿过墙壁,给人一种宁静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本题要求分析诗人“闲寻空谷泉,病来诗久废”两句的用意。解答此题要结合写作背景及诗句内容进行分析。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山居时,偶得佳句,于是欣喜地写下这首诗。诗人在《赠张山人》中提到“一别沧洲已七年”,可见诗人此次重游故乡,是时隔七年后的事了。“闲寻空谷泉”一句,表明诗人此时心境悠闲、惬意,他闲来无事,便来到山水之间寻找那幽雅清静的“空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