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解析】 此诗为五言绝句,全篇四句皆写景。首句以“山”对“水”,以“重”对“回”,写出游人所见之景。次句以“树”对“花”,写出游人所闻之物。末两句则写诗人因见美景而留连忘返。 【答案】 译文: 我酷爱青山又热爱流水,山多又叠嶂重重; 树环绕着平野合拢来,花儿逼迫着艳阳开放。 习习和风吹拂而来,冥冥细雨纷纷降临。 将要离去,有谁留住了我,让我驻足在那小院的角落。 赏析:
【注释】: ①显上人:即显公,唐代高僧。 ②两浙:指浙江省。 ③俙:依傍,依靠。 ④征尘:战争的烟尘。老色:因年岁增长而出现的容颜衰老的样子。 ⑤藜杖:藜是草名,藜杖即用这种草做的拐杖,泛指手杖。赋归休:表示要休息了。 ⑥杯渡:酒杯在水面上漂浮。残虹:残留下的彩虹。 ⑦不知从此去:不知道从这里离开。 ⑧能寄短书不:能不能寄封简短的信给我啊。 【赏析】:
注释: 1. 大节群公倡,儒科慕冉颜——意思是说,在朝廷的大节上,许多官员都以孔子为榜样,仰慕他的风采。 2. 远分天子命,长觉吏徒闲——意思是说我被远地调来,长期远离了家乡,感到官途艰难,仕途无望。 3. 秋入篇章里,川行翰墨间——意思是说我的作品进入了秋天的篇章,我的笔迹出现在了流水之间。 4. 壑舟今已矣,老泪为渠潸(xiān)——意思是说我的小船已经沉没在深深的山谷中,我只能老泪纵横。
酬颜圣闻监税 地僻春来静,孤山夕照馀。 深惭长者辙,新欠故人书。 有酒招元亮,无人诵子虚。 相从又相别,意绪各何如。 译文: 在偏僻的乡村春天来临安静,孤山上夕阳余晖映照。 我深感惭愧长者车轮的痕迹,新欠了朋友的书债。 邀请元亮喝酒,无人诵读子虚赋。 我们相聚又别离,各自的心情如何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和友人相聚又别离的诗。全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分别的情景
【注释】 此客:指黄元吉。非常客:非同寻常的客人。搜诗:搜寻、吟咏诗歌。病入神:指痴迷到极点。锦囊:比喻文思敏捷的人,这里指诗人。具眼:具有独到见解。文学老于身:指黄元吉学识渊博。机息:意指机缘(机会)到来。知名误:指因成名而被误解或利用。家因守道贫:指因坚守道德而贫困。仍闻:仍然。猿与鹤:喻指隐士。转相亲:互相亲近。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首联点题
注释: 1. 北渚牵吟兴,何妨语夜阑。 【北渚】指的是长江以北的沙洲或小岛。这里指的是江边的一个小洲。【牵吟兴】是说在江边的小洲上,我被江上的风景所激发起的兴致。【何妨语夜阑】是说有什么妨碍我在夜晚结束的时候继续吟诗呢? 2. 天宽云出谷,春至草生滩。 【出谷】是说天空广阔,仿佛云从山谷中飘出。【春至草生滩】是说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看到了江滩上的春草。 3. 练练长江静,骎骎半臂寒。
【注释】 1.索寞:萧条冷落的样子。 2.门长掩:大门常常关闭。 3.图书是旧贫:指书卷多,生活穷困。 4.发药:治病救人。 5.有命懒谋身:命运已定,懒得谋求自己的功名。 6.前事:过去的事迹。 7.悲:悲伤。 8.后尘:指后代子孙。 9.裁诗托幽思:写诗寄托自己对幽静景色的感慨之情。 10.忽相亲:忽然感到亲切。 【赏析】 这首诗以“无因从发药”起句,点明诗人因病在家,不能为官
【注释】 四海:天下,这里指全国。刘居士:指刘信之。 论议:讨论、辩论。 苦吟:苦于吟诗作赋,形容勤于写作。 醉卧月空沉:沉醉中躺在月光下,意谓沉溺于酒中。 壶公药:道家的炼丹药,即“金丹”。 戚里:指皇宫,此处借指权贵。 【赏析】 《赠刘信之》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酬答诗。此诗首联点出赠诗对象,并交待其身份;颔联写赠诗原因,并赞美对方;颈联写其人其志;尾联写对方对自己的期望和信任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志业不得力,寂寥常掩关:此句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孤独的情感。"志业不得力"意味着个人的抱负和努力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或成功。"寂寥常掩关"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失败时的心情,常常闭门不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2. 交疏贫病里,老疾去留间:这里的"交疏贫病"可能指的是因为贫困和疾病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疏远。而"老疾去留间"则暗示了因年老体弱
【注释】 绿暗:浓绿。连村柳:村庄周围长着的柳树。江平:指江河平缓,水波不兴。日烘花气暖:阳光照耀下的花气,使人感到温暖。岸曲水流寒:河岸曲折,水流显得寒冷。片云质:飘浮的云朵的形状像一片云。溪上更蹒跚:在小溪边徘徊。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乾道七年(1171)自四川回杭州途经临安(今浙江杭州)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在宦海中经历风涛险恶、世路坎坷的感叹。首联写沿途所见之景;颔联写日烘花气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