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守端
注释:佛的身体充满了法界,普现于一切群体之中。 随顺因缘奔赴感通无不周到,而常常处在此菩提座上。 赏析:本诗通过描绘佛的广大无边、普渡众生以及常处于修行状态的形象来表现其慈悲为怀、普度苍生的胸怀。诗人运用“充满”、“靡不周”等词语来形容佛的广大和无所不包,同时强调了佛的慈悲和普渡众生的决心。此外,诗中的“随缘赴感”也暗示了佛教对于因缘法则的重视。最后一句则点明了佛的修行状态
【注释】 异乡:他乡。风俗:习俗、礼节。南音:南方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异乡听到南方音乐后的感受。首句点明诗人在异乡,但并不厌恶那里的习俗,说明诗人的胸襟开阔,能包容不同的文化,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第二句表明诗人想听南方的音乐,可见他对故乡音乐的怀念。第三句说,听了南方的音乐,感觉非常美好。“来耳边”三字用得十分精妙,既写出了乐曲美妙动听的声调特点,又表现了作者陶醉其中的感觉
注释:鸟有双翼,可以飞翔于远近;鸟从一隅飞出,行走时没有前后之分。 赏析:“鸟有双翼,飞无远近”,鸟儿拥有两翅膀,却可以自由飞行于远近的距离。“首出一隅,行无前后”指的是鸟儿的头从一角落中出来,行走时没有前后之分。这里诗人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并坚信未来会有所发展
注释:藏身不用缩头,敛迹何须收脚。 金乌半夜辽天,玉免赶他不著。 解释:藏身不用缩头,就是不要隐藏自己;敛迹何须收脚,就是不必收敛行踪。金乌指太阳,半夜辽天指深更半夜,玉兔是月亮的美称,赶他不著就是追赶不上,比喻某人逍遥自在,无所约束。 赏析: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口吻,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著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九衢公子游花惯,未第贫儒感慨多。 冷地看他人富贵,等闲无奈幞头何。
上大人,丘乙己。 化三千,可知礼。
牛来山中,水足草足。 牛出山去,东触西触。
藏身不用缩头,敛迹何须收脚。 金乌半夜辽天,玉免赶他不著。
释守端是宋代的一位禅宗诗人。 释守端(125-172),俗姓葛,衡阳人。他幼时便习文练字,成年后依从茶陵郁禅师,后居于舒州白云寺,为南岳下十二世传人的法嗣。释守端的一生,不仅在宗教修行上有着深刻的造诣,他的诗歌创作也是其文化修为的重要体现。他的诗集中收录了他代表的十四首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诗词风格和深邃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