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诗句释义】 1. 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 2. 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 3. 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 4. 愁随两桨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 【译文】 1. 瑞气盘旋的云雾缭绕着女子的眉毛,她那嫩绿的柳枝禁不住忧愁的积累。 2. 谁能为她的魂魄画上一笔,使她恢复生命?画出了郢州的春天风光。 3. 人离去后,杨柳独自依旧翠绿;而往日的歌舞梦,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
【注释】 扇香:指扇子上留有香气。靠腮边粉:指女子的面颊,因为扇子常常靠在她的脸上。旧尘埋:指往事已经沉淀。月轮:月亮。晕:云气环绕月亮的样子。愁来:像忧愁那样逼近。前事:过去的事情。临窗隐隐:好像在窗口隐约可见。凉花:清冷的花。云歌露饮:云中歌唱,露水中饮酒。梦断了:如梦一般地断送。终难再问:永远无法再问。三生恨:前世的怨恨。将泪揩磨尽:泪水擦干,再也流不出眼泪。 【译文】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细风微月垂杨院。 微风吹拂,月光洒在杨柳院中。 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明月高悬,洒下一片清辉。 记年少、春愁一点。 回忆起年轻时的春日,心中涌起了一丝丝愁绪。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代的回忆与怀念,春天象征着青春和美好时光,但同时也伴随着忧愁。 栖莺未觉花梢颤。 黄莺尚未察觉到花朵上花瓣的颤抖。
注释:古城官道上,杏花如雪般纷纷扬扬。便恰是在这花间再次与你相见的机会了,双眉中流露出深深的忧愁。隔着雨帘的春山,仿佛只有两点。回头望去,只有垂杨在带苑。想象今夜铜驼梦远,行人去了莺声怨。这次分别后,我对你的关心未免有些过分。 赏析:此词为惜别之作。“古城官道”,即古都官道,泛指京城大道。“杏花天”二句写送别时的情景。“便恰限、花间再见。”意思是说,在这花间,我们又能再见面一次。“双眉最现愁深浅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杏花天(杏花) - 关键词:“杏花”,春天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新生。 2. 玉坛消息春寒浅 - “玉坛”可能指的是一个装饰有玉石的祭坛或神坛,暗示着一种神圣或庄重的环境。“消息”表示消息或迹象,这里指春天的到来。“春寒浅”则表达了虽然春天已到,但气候仍然寒冷。 3. 露红玉、娇生靓艳 - “露红玉”形容花瓣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晶莹剔透
杏花天,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思念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远山学得修眉翠 注释:远山上的树木仿佛被画成了眉毛般翠绿。 赏析:此句以比喻手法描绘了远山如同女子的眉毛一样美丽、娇翠,增添了一份生机和色彩。 2. 看眉展、春愁无际 注释:看那眉毛舒展开来,春天的忧愁无边无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春天虽然带来了希望和美好,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愁思
杏花天(清明) 软波拖碧蒲芽短。画桥外、花晴柳暖。今年自是清明晚。便觉芳情较懒。 春衫瘦、东风剪剪。过花卩乌、香吹醉面。归来立马斜阳岸。隔岸歌声一片。 注释: - 软波拖碧:波纹轻柔,水面呈现出碧绿色。 - 蒲芽短:指蒲草的嫩芽非常短小,春天的景象。 - 画桥外:形容桥的美丽像一幅画。 - 花晴柳暖:天气晴朗,杨柳也变得温暖。 - 今年自是清明晚:今年的清明节比往年来得晚一些。 -
诗句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杏花天》,属于宋词的一种,通常在春天描写自然景色和情感。以下是对各句的解释及翻译: 1. 霁烟消处寒犹嫩。乍门巷、愔愔昼永。池塘芳草魂初醒。秀句吟春未稳。 - “霁烟消处”指天气晴朗后,空气中的烟尘逐渐散去。 - “寒犹嫩”表明尽管是春季但气温仍然较低。 - “乍门巷”可能是指某个地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愔愔昼永”形容白天时间悠长,安静平和。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抓住关键词句,分析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东风软”是全诗的线索,海棠花枝上,东风轻轻吹着,霁色、烟光、弄暖……春意盎然。“双双燕子归来晚”“零落红香过半”写出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春天将逝,作者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有感伤也有无奈。“琵琶泪揾青衫浅”写出了作者的愁苦之情,而“念事与
【注释】 镂冰剪玉工夫费。做六出、飞花乱坠,舞风情态谁相似。算只有、江梅可比。 极目处、璚瑶万里。海天阔、清寒似水。从教高卷珠帘起。看三白、年丰瑞气。 【赏析】 《杏花天》是北宋词人晏几道所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春,当时作者正在颍州任通判。全词以咏杏花始,以盼梅终,构思精巧,寓意深刻。上片写杏花的洁白无瑕;下片由杏花写到梅花,赞其“三白”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