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仪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 诏乐临东序,时驾出西园。 虽穷理游盛,终为尘俗喧。 岂如弘七觉,扬鸾启四门。 夜气清箫管,晓阵烁郊原。 山风乱采眊,初晃丽文辕。 林开前骑骋,径曲羽旄屯。 烟壁浮青翠,石濑响飞奔。 回舆下重阁,降道访真源。 谈空匹泉涌,缀藻迈弦繁。 轻生逢遇误,并作辈龙鹓。 顾已同偏爵,何用挹衢樽。 注释:诏乐临东序,时驾出西园。 指皇帝的车队来到东面的大门,然后驶向西方的大花园
注释: 圭币崇明祀,牲樽礼贵神。 圭和璧是祭祀时用的贵重礼品,用于祭祀神灵; 牲品和酒樽都是用来祭拜神明的。 风惊如集庙,光至似来陈。 风吹过,像是在庙宇中聚集; 光线照进,像是神明来到了这里。 徘徊灵驾入,叫咷倡歌新。 神灵的车队缓缓进入,人们开始唱歌跳舞庆祝; 将言非为己,致敬乃祈民。 我们说的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祈求神明保佑百姓平安; 多才与多事,今古独为邻。 我们拥有许多才能
【注释】 扬帆乘浪华:扬帆,指船帆。乘浪,顺风行驶。华,同“花”。操鼓要风力:操纵战鼓,借以利用风力。近树倏而遐:近,接近;倏,迅速;遐,远。遥山俄已逼:远处的山峦顷刻之间就迫临眼前了。惊龙制:比喻龙舟竞渡的惊险刺激。顿阳乌翼:顿,停顿,停止;阳,太阳;乌翼,指太阳。客行悲道远:行者,指诗人自己;悲道,感叹道路遥远。唯须前路极:只求前面的道路走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赛龙舟比赛场面的诗
【注释】: 康王:指陈后主,南朝陈国君主。故第苑:故地的别墅。度:经过。薛州:即薛县,今江苏徐州市。余宫:遗留下来的宫殿。招贤阁:相传为唐太宗曾召见隐士徐则的地方。尚识:还知道。爱士风:爱惜人才的风气。灵光一超远,衡馆亦蒙笼:灵光殿高耸入云,衡山馆也笼罩在云雾之中。衡山馆:即南郊的祭坛。洞门:即灵光殿前的门洞,也称“天门”。馀旧色:还有当年的颜色。甘棠:传说中的商朝大夫傅说被殷高宗重用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本无金屋宠,长作玉阶悲。 - 解释:本指出身平凡没有受到皇室贵族的宠爱,因此只能长期忍受悲伤。 - 关键词:金屋、玉阶、悲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悲哀,即使没有受到皇室的宠爱,也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痛苦。 2. 一乖西北丽,宁复城南期。 - 解释:因为自己的出身背景与西北之地的贵族不符,所以再也无法像在南边一样拥有美好的生活。 - 关键词:西北、城南
注释如下: 舞就行诗 —— 跳舞时,步伐随着诗歌的节奏而变化。 依歌移弱步 —— 按照音乐的旋律,轻轻地移动脚步。 傍烛艳新妆 —— 在烛光的照耀下,化妆得格外艳丽。 徐来翻应节 —— 慢慢地走过来,仿佛是随着节拍跳动。 乱去反成行 —— 忽然间转身离去,却又形成了整齐的队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即一个人随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舞蹈。他的步伐、表情以及转身离开的样子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首先,读懂全诗,这是一首写箫声的诗,诗人通过对萧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危声合鼓吹”,箫声高亢激烈如鼓乐一般,这一句是说箫声高亢激烈;“绝弄混笙篪”,箫声和笙、竹笛相杂,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一句是说箫声和笙、竹笛相杂;“管饶知气促”,箫管中传出的气息急促,这一句是说箫管中传出的气息急促;“钗动觉唇移”,随着箫声的高低起伏,钗头也轻轻颤动
【注释】 1.回履裾香散:形容舞女穿着华丽的衣裙,随着舞步的转动,香气飘散。 2.飘衫钿响传:形容舞女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3.低钗依促管:形容舞女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将头低向一旁。 4.曼睇入繁弦:形容舞女随着音乐的节奏,深情地注视着远方的恋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舞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出舞女在表演中的美丽姿态和动人情态。诗中运用了“回履”、“飘衫”、“低钗”等词语
又和 转袖随歌发,顿履赴弦馀。 度行过接手,回身乍敛裾。 注释: 1. 又和:再次和诗一首。 2. 转袖随歌发:转身时袖子随着歌声飘动,形容歌声优美动人。 3. 顿履赴弦馀:脚步停顿下来,仿佛是刚踏上琴弦的余音。 4. 度行:走过。 5. 接手:这里指歌声刚落下,下一句歌词就要接着唱了。 6. 回身乍敛裾:转身时突然收拢衣服,形容动作迅速而优雅。 赏析: 此诗为五言古诗
【注释】 从军行:古诗中的一种体裁,多描写出征将士的军旅生活。冠军:指在军队中担任最高统帅的人,此处指唐玄宗。挟射:挟持弓箭,指亲自操弓。长平:地名,在今山西高平县西,汉时赵国名将李牧曾在此地设防抵御匈奴。合围:指合兵围剿。木落:树叶凋零。雕弓:雕花的弓,指用弓较紧、箭力较强的弓。气秋:天气凉爽。征马:出征用的马匹。贤王:指唐朝的贤明君主唐玄宗。皆屈膝:都跪拜于地,表示尊敬。幕府:古代将军府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