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锡
【注释】 除夜:除夕之夜。 红烛:点着的灯烛,这里指除夕之夜的灯火。 除花:旧俗除夕夜用桃符、艾虎等驱邪饰物,称为“除花”。 酒满卮(zī):酒杯盛满了。 绕廊:回廊。 风细动帘帷:风细细吹动着帘帷。 已从半夜分春漏:已从半夜分开了报时的铜壶滴漏声。 即:便。 平明:天亮时。 元正:正月初一。 转官:调换官职。 因大庆:因举行盛大的庆功宴而调动。 丹墀:朱红色台阶。 吟思何日承宣召
红树 秋来嘉树色堪攀,红叶没溪复映山。 半露寺楼深崦里,密笼渔舍夕阳间。 吟看摇落堆金井,醉赏扶疏对玉颜。 水国却疑春野秀,似花幽鸟正关关。 注释: 1. 红树:指枫树。 2. 嘉树:好的树木。 3. 堪攀:可以攀爬。 4. 红叶:指枫叶。 5. 没溪:落入溪中。 6. 映山:映照的山。 7. 寺楼:寺庙里的楼阁。 8. 崦(yān):山坳。 9. 密笼:密集地笼罩。 10. 摇落:凋落的样子。
注释: 1. 馆殿尝为侍从臣,出分忧寄牧黎民。 - "馆殿"指朝廷中的官邸。“尝为侍从臣”意味着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官员。"出分忧寄牧黎民"是指被派遣去安抚和管理百姓。 2. 时平事简多公暇,楼迥风清欲暮春。 - "时平事简"指的是社会安定,没有战争或纷争。"多公暇"表示闲暇时间较多。楼子高远,视野开阔。"欲暮春"则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预示着新的开始。 3. 树杪壶关千嶂叠,天边漳水绿波新。 -
《中夜闻泉》 昨夜我听见山野间泉水的声音,如同秋雨落在松林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谁在怜惜邺城夜晚的重门深闭,却仿佛是江南官府的庭院。 烛光摇曳花影飘落砚台,月华如雪洒满院墙。 此时新得潺湲声听,吟咏狂思学谢公。 注释: 1. 中夜:晚上。 2. 西山野外通(通读作“野通”):指山野中的溪流或小河。 3. 声如秋雨带松风:形容泉水的声音如同秋天的雨点打在松树上,又带着松树的清香。 4. 邺下
【赏析】 此诗为元日作。诗人于开春之时,在洺州与宾客欢聚,共度佳节。首联写去年的盛况,二联写今日之乐,三联写自然景色,四联写皇州春色。全篇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 “去年元会立班时,簪绂光辉与礼仪。” 元会:皇帝召集百官举行的宴会。簪绂:古代官吏的冠饰。光辉:指冠戴的珠宝。礼仪:指礼节。 “今日洺川逢岁旦,延留宾客乐昌期。” 元会:即元旦朝贺。乐昌期:快乐长寿的日子。 “朝云暖润轻阴散
乾明节祝圣寿 其十二 河朔虽云近帝乡,时逢庆诞祝君王。 身心常在三清路,晓夕先装一炷香。 圣寿如山随地久,恩光似日与天长。 策臣所贵无他物,唯献新诪十九章。 【注释】 1. 乾明节:指古代的一种祭祀天地的节日,通常在农历的二月二日或二月二日之后举行。 2. 圣寿:指君主的寿命,也常用来祝福他人长寿。 3. 三清路:道教中,三清指的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三位神明,是道教的最高神灵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来判断正误,同时要注意把握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对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解释和分析。 理解全诗,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诗意。“漳滨”即指福建漳州。诗人因被贬谪而流落至漳州。“惠化”是德政的意思。“何曾及相民”意思是说没有做到体察百姓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
【注释】 1. 金门:指唐代的金銮殿。升达:升迁,提拔。 2. 云路:比喻官运亨通之路。 3. 御史:御史台为监察机关,掌纠察百司,封驳制诏,肃正朝仪。班资:指官职资历。 4. 章绶:指朝廷颁发的文告。愧才微:惭愧才能不足。 5. 今来:近日。共理:共同处理。藩宣:藩镇、宣抚等官。 6. 自古:自古以来,从古到今。相逢:相遇,见面。似此稀:像这样很少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其中“乾明节祝圣寿 其十一”是第一部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日上扶桑第一枝,东方楼阁曙光时。 万邦将启乾明宴,两制应宣御制诗。 乐感羽毛皆率舞,神和福禄自来宜。 谏垣班列天颜近,暂乞归朝侍玉墀。 日上扶桑第一枝: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升上了扶桑树的顶端,也就是东方的地平线。扶桑树是古代神话中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着光明和希望。 东方楼阁曙光时
注释: 暮雨 :傍晚的细雨。 春天寒惨欲昏黄,数点霏霏忽绕廊。 春天的天气寒冷,像要昏黄一样,几滴细雨忽然落在走廊上。 城漏暗催相共滴,花尘轻湿乍闻香。 城市的水漏声在暗处催促着水滴落下来,花香被雨水打湿了,突然闻到了香味。 风生水际来将密,雨打帘文洒处光。 风吹动水边,水雾变得密集起来,雨点打在帘子上,把光线都打亮了。 独向郡斋心自喜,丰年宜贺侍飞章。 独自在官署中,我心里感到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