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锡
桐江即事 沧州深隐未言归,三载桐江解印迟。 官职清华非不达,性灵疏拙欲何为。 闲移夫子青山庙,拟立严陵钓渚碑。 兼喜溪云每相狎,时来窗户伴吟诗。 注释: 1. 沧州:指陶渊明的故乡彭泽,他在此地隐居三年,没有提及返回家乡的事情。 2. 桐江:指江西南昌附近的一条河流,诗人曾在这里担任过官。 3. 解印:辞去官职。 4. 清华:指朝廷的高官显贵。 5. 性灵疏拙:性格直率、不善言辞。 6. 闲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主要描绘了秋日的农村景象和农事活动。接下来我们逐句进行翻译并给出必要的注释: - 第一联:“菊花潦倒雨冥冥,秋菌参差上壁生。” - “菊花”指的是秋天的花朵,这里用来象征凋谢的景象。 - “潦倒”表示落魄、衰败。 - “雨冥冥”形容秋雨绵绵,给人一种凄迷的感觉。 - “秋菌”是指秋季的蘑菇或菌类植物。 -
注释: 江天短景莫相催,三度逢花折早梅。 江天:指江边的天空,形容时间漫长、景色辽阔。江天短景莫相催,意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要催促我赶快离去。三度逢花折早梅,意指已经三次遇到梅花凋零的景象。 仙棹远归思李郭,庐山高会忆宗雷。 仙棹:指神仙的船,这里借指诗人所乘之舟。远归思李郭,意指远离故乡,思念故土和亲人。庐山高会忆宗雷,意指在庐山举行盛大的宴会时,想起曾经与宗雷一同参加的人。
【解析】 这是一首题诗。诗人在闲暇时,偶然间题下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闲居山村的生活情景。“鸟石溪边叶又零,帘下孤灯删草奏,窗间叠嶂读茶经。”这三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重点所在。诗人通过写自己闲居山村的生活,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山中虽无名利可争,但亦难有闲情逸致来欣赏山水。所以只有把酒临风,吟诗作对,借以打发时光,消磨寂寞,排遣愁闷。 【答案】 译文: 年岁渐增鬓发已星星点点
【注释】 清泚:水名,流经今江西、湖南两省境。 苍翠:青绿色。 嵯峨:山势高峻的样子。 上源:源头。 涉渡:过河。 野艇:小船。 奈尔何:奈它(指水声)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沿江行至七里滩时所见的景色和听到的声音,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内心的激动。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词名句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秋声萧瑟北山椒,赖有琴樽遣寂寥”意为: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我独倚危栏,以琴樽来排遣心中的寂寞。“书幌静怜斜月鉴”,是说书幌中,斜月映照着书案,清冷如水。“窗灯寒带落花挑”,是说窗外寒风劲吹,落英缤纷,而灯光则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寂寞。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漳滨柳色弄微黄,春日情怀咏载阳。 - 漳滨: 指的是黄河在漳水边的边沿地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一带。 - 柳色弄微黄: 春天到了,柳树开始发芽,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生命力。 - 咏载阳: 在春季的阳光下,万物复苏,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就像咏唱着阳春三月的美好时光。 - 赏析:
诗句释义: 1. “闲读铭词扫绿苔,溪边永日自徘徊。” 描述了在溪边安静地阅读铭文并清除绿苔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宁静的心境。 2. “白云遗迹今亲到,青史高名不可陪。” 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事迹的感慨,感叹自己无法与之并肩而立。 3. “千古烟霞为己有,一竿风月避谁来。” 描绘了一幅独自享受自然美景的画面,表示自己与世无争。 4. “松巅老鹤应相识,时唳和风下钓台。”
【注】登叠嶂楼:登高远眺。郡:指代自己的家乡,即今安徽宣城。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字玄度(385-433),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宛陵镇(今安徽省宣城市)人,祖籍陈郡阳夏县,南北朝时期山水文学作家、旅行家、地理学家和语言学家。遗踪:遗留下的足迹或事迹。谢灵运曾游览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山水诗篇。好跻攀:喜欢登山攀岩。诗中胜景:此处指名山大川。可吟啸:可以吟咏歌唱。池上清风足往还
红树 秋来嘉树色堪攀,红叶没溪复映山。 半露寺楼深崦里,密笼渔舍夕阳间。 吟看摇落堆金井,醉赏扶疏对玉颜。 水国却疑春野秀,似花幽鸟正关关。 注释: 1. 红树:指枫树。 2. 嘉树:好的树木。 3. 堪攀:可以攀爬。 4. 红叶:指枫叶。 5. 没溪:落入溪中。 6. 映山:映照的山。 7. 寺楼:寺庙里的楼阁。 8. 崦(yān):山坳。 9. 密笼:密集地笼罩。 10. 摇落:凋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