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萧瑟北山椒,赖有琴樽遣寂寥。
书幌静怜斜月鉴,窗灯寒带落花挑。
久辞知己来江国,少寄音书过海潮。
因想玉堂今夜直,建章宫漏正迢迢。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词名句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秋声萧瑟北山椒,赖有琴樽遣寂寥”意为: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我独倚危栏,以琴樽来排遣心中的寂寞。“书幌静怜斜月鉴”,是说书幌中,斜月映照着书案,清冷如水。“窗灯寒带落花挑”,是说窗外寒风劲吹,落英缤纷,而灯光则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寂寞。
【答案】
译文: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我独倚危栏,以琴樽来排遣心中的寂寞。书中幌(书幌)中,斜月映照着书案,清冷如水;窗外寒风劲吹,落英缤纷,而灯光则显得格外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大历三年(768),在江宁时所作。当时李白被排挤出京,诗人虽未直接提及,但可以想象他的处境与心情,于是借秋夜之景抒发感慨,寄希望于未来的光明。
首联点染秋意。“北山椒”“琴樽”都是秋天的典型物象,“萧瑟”二字写出了秋天的声音和气息,“北山椒”“琴樽”也点染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颔联是写自己孤独的心境。诗人独处一室之中,面对斜月映着的书案和窗前飘落的花絮,更觉寂寞。“书幌”指书帷,“静怜”表明诗人对书幌中的明月十分喜爱,“斜月”则表现了夜晚的气氛。“落花”则是眼前所见,也是心中所感。诗人用笔极细腻,从视觉到感觉都写得很细致,很到位。
颈联是说自己因思念友人而产生的孤独之感。“江国”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海潮”是诗人远行时的伴侣。“少寄音书过海潮”说明诗人在远离故土的途中感到孤单、寂寞,只能寄语书信,希望它能够渡过大海,到达友人手中。“过海潮”既实指书信传递的过程,又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尾联是说诗人在孤寂中想象友人此刻也在孤寂中。“玉堂”指的是皇帝所在的官署,这里代指京城。“今夜直”是说今夜皇上值班。“建章宫漏”指建章宫计时用的漏壶,这里代指京城时间。“迢迢”是形容路途遥远的样子。尾联通过想象来表现自己的孤独之情。
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孤独的心境,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