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虽云近帝乡,时逢庆诞祝君王。
身心常在三清路,晓夕先装一炷香。
圣寿如山随地久,恩光似日与天长。
策臣所贵无他物,唯献新诪十九章。
乾明节祝圣寿 其十二
河朔虽云近帝乡,时逢庆诞祝君王。
身心常在三清路,晓夕先装一炷香。
圣寿如山随地久,恩光似日与天长。
策臣所贵无他物,唯献新诪十九章。
【注释】
- 乾明节:指古代的一种祭祀天地的节日,通常在农历的二月二日或二月二日之后举行。
- 圣寿:指君主的寿命,也常用来祝福他人长寿。
- 三清路:道教中,三清指的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三位神明,是道教的最高神灵。这里可能是指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的精神境界。
- 一炷香:一种用于点燃的圆柱形香,用来祭祀或者祈祷。
- 恩光:比喻君主的恩泽。
- 诪(chán)十九章:一种古代的诗歌形式,每章有九句,共十九章。这里指献给君主的礼物或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君主敬仰和祝福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君主的忠诚和崇敬之情,表达了对君主的深深祝福和期望。
首联“河朔虽云近帝乡,时逢庆诞祝君王。”诗人以黄河以北的土地为背景,强调虽然身处边远之地,但仍然能感受到皇帝的恩泽,并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庆祝皇帝的生日。这里的“河朔”指的是黄河以北地区,“帝乡”则暗指皇帝所在的皇宫。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颔联“身心常在三清路,晓夕先装一炷香。”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身修行的场景。他认为自己的心灵如同行走在三清路上一样,时时刻刻都在追求道法的真谛。而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他都会提前准备好一炷香,虔诚地进行祈祷和祭拜。这里的“三清路”指的是道教中的三个最高境界,即上清、玉清、太清,分别对应于天界、仙境和人间世界。而“晓夕先装一炷香”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虔诚修行的情景。
颈联“圣寿如山随地久,恩光似日与天长。”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他认为皇帝的寿命如同大山一般悠久,他的恩泽如同太阳和天空一样永恒。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皇帝比作山和太阳,突出了对其深厚的敬意。
尾联“策臣所贵无他物,唯献新诪十九章。”最后一句是诗人对自己作为臣子的职责进行概括。他认为自己所珍视的不过是能够献给皇帝的礼物和贡献而已。这里的“诪十九章”,指的是一种古代的诗歌形式,每章有九句,共十九章。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自己忠诚于君主、尽职尽责的决心和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修行场景的描绘以及向皇帝表达敬仰和祝福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皇帝深深的敬爱之情和忠诚之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