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寄黄秀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逐句释义 1. 春风两眼合看花,今年却不在黄家。 2. 世间岂无鱼羹饭,不似黄家能顿顿。 3. 未应南楼复南楼,江湖添个新白头。 4. 午夜横眠看星斗,玉柄摇摇似招手。 5. 崖公失顾第四星,使我不逢渠大明。 6. 忽思叔度久不见,林梢飞来果一片。 7. 露虫啾唧四壁鸣,小虫喉中亦作声。 8.
江汉 桃花门外三月头,有美人兮眇中洲。 泛呼木兰寂无语,举手相招老白鸥。 白鸥见人头上笠,洒洒西江雨痕湿。 足知心事两相忘,翻然飞出青蘋立。 日斜何许一笛愁,西州回首望东州。 春风吹水柳花落,不见鹤归江上楼。 楼前青青草尺许,中有能言两鹦鹉。 声声浑不说他人,祗谓祢衡骂黄祖。 【注释】 江汉:指长江和汉江,古时以二水为界。 三月头:农历三月里桃花开的时候。 美人:指江边的渔家女。 有美人兮眇中洲
翻译 雨后见酴醾 昨夜一场雨过后,所有的花朵都失去了踪迹。 草木平常,春光却失色了。 园林里忍辱含垢,人们无法看见。 曾经倾国倾城时,天女几度夺去织女的丝线。 今天有不同寻常的事,泥土掩盖了文饰。 素花最后露出,直到骨头都是白色。 东宫赏其韵味,居然十客争先。 着处应该摇动台榭,残墙不到三丈高。 故家有美好的风味,可惜六月息事。 相逢时各自默然无语,笑口难开。 造化真是戏剧性,风檐之下重叹惜。
八月初四夜池上 池南夜观天,斗柄长离离。 其间第四星,此点光犹痴。 流空万萤火,照我双鬓丝。 相待沧海月,坐到三更时。 须臾众色尽,造化一事奇。 手中公瑾扇,皎然相发挥。 风翻头上巾,舞过池影西。 惟有鸡冠两树花,一笑如受缠头归。 注释: - 八月初四:农历八月的第四天,即七夕节。 -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斗柄,即杓(sháo)星。 - 长离离:形容星星在天空中显得遥远而稀疏。 - 第四星
【注释】 众卉:众多花草。在篱下:长在篱笆下面。老农:农民。面寸垢:脸上沾着泥土。封培功:指种地的功劳。吾亦事吾事:我也从事我的工作。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借“鸡冠花”自比,抒发了作者不慕荣利、勤苦劳作的高尚情操。 首句“众卉在篱下”,起笔不凡,以“众卉”对“鸡冠花”,突出鸡冠花之特别,为后文抒情做铺垫;次句“惆怅秋光同”,点明题意。菊花虽在深秋开放,而其颜色和气味却与春天的百花相同
【赏析】 此组诗作于大历四年(769)秋,诗人在湖南岳阳。 “菊花盛开”为一组七言绝句。第一、二句写菊的盛开,三、四句写花下人的感受。“玉池吹醒芙蓉醉”,以芙蓉比喻菊花,形容菊花开得很盛,好像池塘里的芙蓉花被风吹醒了似的。“回头红粉都无味”中的“红粉”指代女子,诗人用“回首”来说明,当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菊花,连平日里最娇艳的女子都会觉得没有意思,因为那美丽的菊花已经足以令人赏心悦目
谢朱郎中 春风六辔丝,光华塞樊川。 川上此何日,所向生奇妍。 金山万丈高,但见兀在前。 白头分堕落,剨叫鬼擘然。 青黄夺众目,不认沟中捐。 冥冥亦奚能,幅之使无迁。 由来造化手,一种雨露偏。 赋形大块间,受气小物先。 谁意王粲孙,主人亦如天。 买茸绣为图,香火长结缘。 注释: 1. 春风六辔丝:春风如同六匹骏马的缰绳,轻柔地拂过大地。 2. 光华塞樊川:光华四溢,美丽如画的塞外河流。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阿婆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有遗搔痒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约相赋 阿婆此指甲,昆吾国生长。 当年三五时,搯花记月上。 纤纤成老大,却作爬沙状。 故人远持赠,慈意有著放。 想翁乍得之,未悟为何贶。 把玩至一再,丑妇能俱丧。 信手弹三声,铮然送妍响。 卯醺未全快,午偃到半饷。 溽绉垢能寸,美曝背如盎。 是时可柄用,于人无俯仰。 名之必可言,翁亦费亭当。 长吟出肺肝
注释: 墙东有一棵鸡冠花,倾艳高挑,色彩鲜艳。 旁边长出数十枝,仿佛在助其雄姿。 红色的花瓣夺去了朝阳的光辉,桀骜不驯的傲气却让人欣赏。 它就像斗败归来的斗士,昂首挺胸,自豪地走出鸟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墙东鸡冠花的独特魅力和傲骨精神。诗中通过“倾艳高红”、“旁出数十枝”、“赪容夺朝日”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鸡冠花色彩艳丽、繁花似锦的景象。而“桀气矜晚风”
注释: 湖山馆中酬谢士宜(其一):在湖山馆中酬谢士宜,即与友人谢士宜酬答。 春风采苹花,悠悠万里道:春风拂过,桃花盛开,花儿们摇曳生姿,飘散着芬芳。 及听负囊歌,又见骑驴好:听到他们背着行囊高歌,又看到他们骑着驴子畅游。 羲和不停策,天地日已老:看着太阳不停地移动,天地间的时间已经变得漫长。 大笑奉美人,谁言头白早:笑着对美人说,谁说年纪大了头发就会变白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