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
【注释】 1、斗百花:斗花。斗,比,竞赛的意思。2、徐皆山书屋:在今浙江嘉兴南。3、壬午: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 【译文】 寂静的荒园,庭院的篱笆已经稀疏,纸窗被风刮坏,书案上堆满了乱书,客人进门,就脱去帽子,敞开襟怀,墙上的诗已经看遍。看到悲秋的面色,记起昨日相寻,清谈酬答众宾。归路向晚,微微阴云初变,这个夜晚寒深,还在贪杯吟诗,多知是晓衾须恋。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次与友人相聚的情景
注释: 汾水从晋城西流过,新的水流渐渐侵蚀着城堤。荒废的祠堂旁有古树,暮烟迷蒙,神已归去。夜半乌鸦啼叫,我愁绪难消。不如投入沉玉瓶中,浇上薪柴,以解心头之恨。何必用椒浆祭奠呢?只有那些沿堤青草,不知这究竟是鬼神的功劳还是人工的功绩。 赏析: 《河渎神·汾祠》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汾水流噬”的景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河水破坏土地、危害人民生活的担忧和不满情绪
注释: 1. 桔槔声里千村暮 - 桔槔(jú gāo)是一种古代的灌溉工具,用杠杆原理驱动水车,通过绳索拉动木制的桔杠,使水从井或河流中流出。这句描述了在桔槔声中,村庄逐渐被暮色笼罩的情景。 2. 水浅长塘路 - 水浅意味着水位较低,长塘是较大的池塘,通常用来灌溉农田。这里的“路”可能是指通往田间的路,因为水位降低使得原本需要涉水而行的地方变得可行。 3. 重重壅水戽禾田 -
忆余杭其二悼钱柏园(壬午) 却忆西湖,城里金钱山寺近,迎波楼上日来过。 樽酒话愁多。 ■堂初赴行还止。 敝褐寒风君病矣。 扁舟雪里别依依。 兹后会时稀。 注释译文赏析: 《忆馀杭·其二》是一首词,出自宋代词人吴文英的《梦窗词集》。这首词是作者在怀念杭州友人时所作的悼念之作,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上片开头“却忆西湖”三句写重游故地,追怀往事。却忆,回忆。馀杭,指杭州。西湖
这首诗是悼念杭州的钱柏园的。诗人通过写对友人的怀念,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却忆松阳”一句,意思是说,我常常想起松阳这个地方,那里的山势高峻,气候寒冷,是一个清冷偏僻的地方。 “冷席穷山人士少”两句,意思是说,在这样清冷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即使是一些士人,也很少来此。这里的“冷席”指的是贫寒之地。 “官苦复思乡”一句,意思是说,官场上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又常常想念着家乡
天香 咏龙涎香(壬午) 历品群芬,俄惊异馥,麝兰遂觉无味。 旧惹衣绡,昨残垆烬,尚带海山灵气。 人间未有,傍蜃市、鲛宫探取。 漾沫微凝石面,浮腥偶枯槎尾。 曾经吞为澄水。 蘸凉轩、快堪销暑。 更假露调冰碾,爇将纤指。 看有芳烟不散。 与一缕、柔情暗相许。 金盒深藏,宁教漫试。 【注释】: 1. 历品群芬: 经过品尝各种不同的花香。 2. 俄惊异馥: 突然感到香气异常浓郁。 3. 麝兰遂觉无味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的《木兰花慢·春光好 本意(壬午)》。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晴日丽,雨花新。 - 晴日丽: 晴朗的天气,阳光明媚。 - 雨花新: 春天里细雨如花般繁多。 2. 正当春。 - 正当春: 正是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的季节。 3. 船下清波陌上尘。 - 清波: 清澈的水面。 - 陌上尘: 道路上的尘土。 4. 逐情人。 - 逐情人: 追逐着春天的脚步,寻找恋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理解全诗的内容是关键;其次,要结合注释和重点字词来分析诗歌的情感、手法和语言特点等。 【答案】 “却忆桐川”句:怀念桐川的聚会,东南文会的日子,清闻斋里宾客争相前来。桐川为钱塘县名。坛 坫指讲学之地。东南文会指在桐川举行的文会。清闻斋为钱柏园读书处,这里指钱柏园的住所。 “我昔屡周旋”句:我曾经多次与他往来。 “名高无遇悲时命”句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黄昏伴却孤身老,虽是还家。 黄昏 表示时间的晚霞或夕阳,通常与孤独、寂寞或思乡情绪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它可能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或对家的思念。 孤身老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衰老,可能是形容自己的处境或是对人生的感慨。 虽是还家 虽然回到了家里
注释: 何满子:即何逊,南朝梁人,字仲宣。何满子为晋代诗人阮籍的诗名,这里用以指何逊。感:感叹。 自感:自我感悟。 译文: 常被穷困之人轻视,十年间又厌倦了闲散的生活。 夜灯仿佛怀疑没有日光,秋风真真切切地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 自己嘲笑片刻间就已白头,却输给了他无数升官发财的机会。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前途、命运的感慨。首联“万里常欺穷客,十年还厌闲人”是说